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狂兵之步履青云> 第三十五章 一战扭乾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一战扭乾坤(2 / 3)

钦差行辕中。

冯靖命李孝逸迅速拓了几万张缉捕悬赏通告,派出探马四处张贴,目标直指徐敬业和骆宾王。

冯靖在悬赏通告上做了点小手脚:

徐敬业是人人得而诛之,是死是活无所谓,骆宾王则务必活捉。

另外,徐敬业的悬赏额度只有黄金五百两,骆宾王则是黄金一千两。

此布一出,明眼人一看便知,骆宾王在朝庭中的分量远远高于徐敬业!

冯靖知道,一旦看到此布,心高气傲的徐敬业非气死不可,他和骆宾王之间必生龃龉。

※※

左路唐军连战皆捷势如破竹,几天功夫便将叛军主力全部压缩于樊良湖中的几个岛上。

此时的李孝逸已彻底看清,叛军不过一群乌合之众,指挥混乱战力低下。但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开战伊始时,自己为何愣是打不过叛军呢?

眼看着即将与黑齿常的大军胜利会师,李孝逸心中暗自庆幸不已:多亏了钦差大人拿剑逼着,否则自己还在骑墙观望,若真那样,平叛之后自己不死也要扒层皮。

于是在冯靖面前,李孝逸变得更加小心翼翼,所有的事情都要向其请示汇报,冯靖若不让座,他便垂手侍立唯唯诺诺。

冯靖见状反而不忍,他多次申明:“论战守之策,将军盖世无双,何况将军专阃军事,有事可临机决断,不必一一请示。”

李孝逸嘴上唯唯诺诺,可到了下一次照样还是请示汇报不厌其烦。

无奈之中,冯靖忽然就明白了。

李孝逸虽系大唐名将,甚至堪称一代兵家,但他不是黑齿常那样的纯粹军人。

说白了,李孝逸是军人中的政客,此其家庭背景决定的。

乱局之中,政客所要权衡的不仅仅在军事层面,他们更看重自身的政治利益。

所以,他们更注重于官场混人,其次才是做事。

※※

樊良湖,南北长一百许里、东西宽六十多里,地形复杂非常适于屯兵防御,所以成为徐敬业叛军的后方基地。

昏暗牢房中,骆宾王已须发皆白。

天后的明旨当初刚传至金陵时,徐敬业便开始对他疏远起来。

根据旨意,徐敬业及其党羽皆是灭九族,唯独骆宾王的家眷是居京圈禁。

骆宾王倒是很体谅徐敬业:也难怪徐大将军,任谁看到这种事情都会起疑。

然当钦差的悬赏通告放到徐敬业的桌上时,一切都迅速变了味儿。

骆宾王先是被押入牢房,继而要杀要剐,所幸一帮同僚百般替其求告,徐敬业这才暂时饶他不死。

忠而见疑!

骆宾王顿时万念俱灰一夜白头,对徐敬业再也体谅不起了,武媚的明旨和钦差的通告分明就是阴谋,徐敬业居然睁着眼睛往坑里跳!

直到这时他才陡然意识到,徐敬业就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二货,不懂三军之事却行三军之权,不败才怪呢。

起兵初期气势如虹,当时若乘胜西进直捣陪都洛阳,此时大势已成。孰料节骨眼上,这个二货愣是非打金陵不可,遂致兵势渐颓而军心弥散。

接下来,黑齿常一个反击便将这货打得屁滚尿流仓皇逃窜,到了此刻不知重整旗鼓,却忙着清除异己拿自己人开刀。

其实最可笑的还是自己,迷迷糊糊就被这个二货给忽悠上了贼船,眼下贼船千疮百孔行将沉没,自己却被这二货一脚踹进了水里。

说来说去,自己才是二货!

思来想去,骆宾王惆怅万千。

明亮的月光下,一阵桨声哗哗传来。

桨声水影中,一叶扁舟在牢房外的码头上缓缓泊下,舟上一个将军按剑而立。

透过牢房的窗户,骆宾王一下子认出了来人,是王那相!

骆宾王顿时一惊,目前军情如此紧急,徐敬业却派心腹大将来此,看来自己凶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