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执意领走黄四喜,其实是担心黄四喜再受暗算,牵连太多是非。
但假如宋耿平并没有二心,挽留黄四喜就是为了栽培,以便将来辅助黄四喜出任新帮主,那定逸也不能不考虑黄四喜的前程。
恒山派里全是尼姑,定逸自己没有什么男女成见,她觉得招收黄四喜入派没有问题,可以在派内成立一座别院,专门安置男弟子。
但定逸并非恒山掌门,如果她掌门师姐不同意,到时黄四喜没有恒山弟子身份,那留在恒山就是籍籍无名,即使有了弟子身份,黄四喜在恒山也不会有什么发展。
黄四喜大好年华,不能这么浪费掉。
定逸想到这里,就对黄四喜说道:“黄师侄,最近风波太多,你暂时不宜再外出,你先回恒山暂住。
目前丐帮帮主新丧,帮内肯定动荡难安,传功长老辛善元与执法长老宋耿平各有立场,将来恐怕会发生纷争,如果宋耿平有能耐压倒辛善元,把丐帮的害群之马全部清除出去,到时你再回丐帮看看也没有问题。”
她希望宋耿平可以整治丐帮,不让黄四喜再沾染仇怨,但这多少有些理想化。
好在黄四喜也志不在此,他对门派事务并不感兴趣。
他现在只想寻找一个安稳住所,修炼《九阴真经,参补他的降龙掌。
不过在刘府时,他与定逸一起给嵩山派难堪,嵩山派报复不了他,有可能派人侵入恒山派。
所以黄四喜才决定跟随定逸一起返回恒山,一来可以寻到修炼之地,二来可以相互照顾,防范嵩山派的偷袭。
他好奇问:“师太,恒山派里也收男弟子吗?”
“以前没有收过!”
定逸实话实说:“但门规并没有规定一定不可以收,回山后,我会和你掌门师伯商量,她应该不会反对把你收入门墙。”
黄四喜不想麻烦,就算恒山掌门定闲同意收录他,也要单独给他安置别院,这会拖延很长时间,恐怕数月都稳定不下来。
他就道:“如果恒山没有男弟子,我冒然拜入,恐怕不妥,这会影响恒山派清誉。”
定逸道:“恒山弟子光明磊落,怕谁说闲话。”
只是她可以不顾外边的风言风语,但下面的小弟子与小尼姑却不行。
黄四喜不让她为难,又问:“恒山附近有没有其它佛门寺院?我愿意供奉香火,客居一些时日,等丐帮风波过去后,我再回来探望宋长老。”定逸想了想,回答道:“恒山上都是尼姑庵,不过山外有一座闲置的男僧寺庙,归仪琳在管,她定期会去打理清扫,你可以先在那里暂住。”
“仪琳师妹怎么去管男僧寺院?”
黄四喜朝仪琳望去。
仪琳脸色通红,忽然结巴起来:“那……那庙是我爹爹的。”
她爹是个和尚,她觉得有些不正常,与世俗格格不入,就羞于提及。
定逸替她解释:“仪琳从小开始,就被她父亲不戒大师抱着四处漂泊,她才几岁大的时候,不戒大师游历到恒山,我见仪琳可爱,但长期风吹日晒,身子也羸弱,倘若继续流浪,恐怕小命难保,我就把仪琳收在身边照顾。”
定逸名义上是仪琳师父,其实和亲娘也差不多,自幼把仪琳抚养长大。
黄四喜道:“这位不戒大师有女儿要养育,为什么还要四处游历?”
定逸叹口气:“我曾经多次问他,但他只是不说,他有时行事颠三倒四,哎,实在难以琢磨。”
她至今都觉得不戒大师是个疯和尚。
仪琳垂头不语,她也不清楚不戒大师外出的缘由,不戒大师从来没有对她提及过。
父女两人相聚的日子也不算太多。
定逸又道:“不戒大师把仪琳寄养在恒山白云庵后,为了可以探望仪琳,就在山外建了一座寺院,但寺院建好后,不戒大师很少居住修行,他一年当中,有十个月都在外边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