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武侠世界刺客行> 第174章 精锐之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章 精锐之师(2 / 4)

飞红巾知道李岩是降龙会前总舵主,李西华则是降龙会现任总舵主,但是听小庄的口气,像是对李岩与李西华大为不满似的。

飞红巾打算等黄四喜正式接任降龙会总舵主后再入会,她现在并非降龙会众,就不方便打听降龙会的隐秘,她就站在一边听小庄与罗立如讲述降龙会往事。

原来甲申国难时,李岩打算趁着明廷覆灭之际逐鹿中原,可惜李岩志大才疏,并无入主中原的雄才,反而因为他的兴兵之举,导致降龙会众死伤惨重。

小庄师父水云道人就是死在李岩征伐中原的途中。

小庄一直认为是李岩筹谋失当才导致了恩师惨死,李岩之子李西华又反对她行刺清廷高官,让她对这对父子越发反感,于是她就领着仙都派门人隐居在川蜀大山里,再不返回缅境总坛。

至于降龙会为什么要把总坛设在缅境?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是昔年降龙会护法屠龙僧刺杀顺治皇帝,引发了清廷的大围剿,降龙会不得不撤离中原。

二是降龙会在南边诸岛经商贸易,可以获得财源,以此养活缅境的数万兵马。

其实早在甲申国难之前,李岩就在东海成立了一支远洋船队,专门从事与红毛夷的商易往来。

等李岩起兵失败后,降龙会残部原本是想借助船队前往东海岛屿休养生息,但那时延平郡王郑森已经攻上台岛,驱逐了荷兰红毛夷,垄断了东海贸易。

降龙会残部继续留在东海已经丧失了战略意义,反而会与郑家船队爆发冲突。

郑森是明廷御封的‘国姓爷’,在民间声望极大,降龙会残部不愿意与郑森争夺台岛,就带着船队继续南下。

谁曾知道,南边诸岛的肥沃之地都已经被红毛夷窃占,降龙会残部频繁遭到红毛夷的战船骚扰,始终找不到一处合适的栖身之所。

直至南明最后一任皇帝永历被缅王俘虏,缅王为了讨好时任清廷平西王的吴三桂,把永历帝交给吴三桂处死,自此明廷彻底覆灭。

但降龙会残部却从中抓住了一次机会,他们率领船队穿越马六甲海峡,从天竺海登陆缅境,冒险刺杀了缅王,同时向中原各地的反清义军宣扬,降龙会替永历帝报了血仇,诚邀天下义军共赴缅境,同商反清义举。

从那以后,但凡中原义军被清兵追杀的走投无路,必定会南下缅境投靠降龙会。

降龙会一边从中原接受源源不断的兵力,另一边继续经营船队,在天竺海从事远洋贸易,以获财源,慢慢养活了一支数万人的部队,并在缅境打下了坚实的地盘基业。小庄、罗立如、焦宛儿都是降龙会长老,他们对缅境总坛的情况一清二楚。

只听焦宛儿说道:“当年没有我爹散尽家财,李先总舵主根本无法创建降龙船队,这支船队的元老有一半是出自金龙帮,缅境的数万兵马也有金龙帮的嫡系,并不是只听红娘子与李总舵主调遣!”

焦宛儿父亲是金龙帮帮主焦公礼,也是罗立如的授业恩师。

焦公礼早年在金陵创建了金龙帮,手下拥有一批商船,后来焦公礼慕降龙大侠之名,携带金龙帮数千帮众,举帮拜入降龙会。

现今降龙会驻扎在天竺海上的船队水手,有一半都是昔年金龙帮众的后裔,而驻扎在缅境的数万精锐陆兵,也有不少与金龙帮有渊源。

若非如此,罗立如也坐不上降龙会副总舵主的位置。

罗立如胸有成竹的说:“只要相公一声令下,我保证可以从缅境调来一万精兵,余下兵马我也有把握说服他们到相公麾下效力,当年降龙会之所以创建,完全是看在相公的面子!因为相公钦点李岩继任总舵主之位,大家才向李岩效力,如今相公已经回归,大家自然要重新追随相公!”

目前驻扎缅境总坛的降龙会骨干,基本都是昔年那批武林豪杰的后裔,他们是因为降龙大侠才聚在一起。

倘若降龙大侠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