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喜立时作揖:“圣僧心系天下苍生,晚辈愿意照办!”
就算三藏法师不提出这个条件,黄四喜也打算在神都重开他的‘四喜药堂’。
盛世大唐没有外患,黄四喜不需要前往边关征战,大可安安心心待在神都,给当地老百姓出一份薄力,顺便宣扬一下‘黄神医’的名望。
黄四喜又问:“但晚辈总不能一辈子行医,圣僧打算让晚辈出诊多久?”
三藏法师笑言:“贫僧传授的办法并不矜贵,小施主只需要出诊五年便足矣啦!”
黄四喜马上答应下来,却又提出他的难题:“圣僧,晚辈其实是孤儿,四海为家举目无亲,要在神都开办一间药堂并不容易,倘若神都容不下晚辈,那晚辈前往中土各地游医,照样可以救治百姓,圣僧觉得可不可行?”
既然他承诺了三藏法师,那就不会私藏,任何疑难杂症前来问诊,他都会一概治愈,不过‘黄神医’的名声一旦传开,必定会被大唐权贵盯上。
如果大唐皇帝下旨让黄四喜前往太医署,专给皇室治病,黄四喜肯定不会同意,到时免不了会离开神都,前往中土各地游历。
不等三藏法师回答。
窥基大师在旁笑道:“黄施主大可放心,我家在神都有不少产业,我可以赠送你一间药堂,你在神都问诊外的事宜,我也一并给你解决!你只需要安心坐堂,给天下百姓治病就好啦!”
他笑容忽又敛住,扭头望向三藏法师,请示道:“师父,你指定让黄施主行医,那黄施主的医术必然高明之极,但越是高明,越会被天家看上,如果天家征召黄施主入宫的话,他便救治不了天下百姓,咱们需要想一个办法,不能让天家与官府干扰黄施主行医!”
三藏法师深以为然,只见他伸手入袖,取出一本泛金色的秘册,抛入黄四喜怀里:“贫僧把御牒传给小施主,让小施主以贫僧俗家弟子的身份行医出诊,不管皇家还是各地官府,只要见着御牒,应该都不会再为难小施主的!”
圆测大师见三藏法师把御牒交给黄四喜掌管,赶紧劝说:“师尊,这本御牒是太宗陛下亲笔撰写,上有师尊西行诸国的通关文牒,怎么可以轻易授出?”
这本御牒是三藏法师西天取经的关牒,由唐太宗李世民亲自背书,刻有西域数十国的印玺,代表中土大唐的国威。
当初三藏法师取经返回长安时,高宗李治曾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直言御牒即是圣眷,任何手持御牒之人,唐廷上下俱要以礼相待,不得为难,否则就以国法惩治。
圆测大师觉得御牒应该供奉在三藏寺内,而不能授予私人。
窥基大师却有不同意见,他对圆测大师说:“师父是以俗家弟子的关系授出御牒,黄施主一旦与我们成为同门,那么黄施主的药堂就代表了咱们三藏寺,今后黄施主每救一个百姓,即代表是咱们三藏寺所救,药堂与三藏寺形如一体,御牒放在黄施主身边,与放在三藏寺里,自然就没甚么差别的!”
他说完,当即朝黄四喜喊话:“黄师弟,师父要收你为俗家弟子,你快来拜见罢!”
其实单凭三藏法师点化乾坤一气袋,变凡为宝的神通,就值得黄四喜拜师求教。
他立即向三藏法师行礼:“弟子黄四喜,拜见师尊!”
三藏法师伸手虚扶:“四郎起身!贫僧一生所收徒弟全是和尚,四郎你是唯一俗家,等你将来开了药堂,望你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诊治天下百姓!”
黄四喜听见‘四郎’称呼,感觉甚是古怪,心想四郎四郎,那我岂不是叫黄四郎?他妈的,黄四郎是恶霸,我是神医,黄神医!怎么可以相提并论!
他双手捧起三藏法师的御牒,表态:“弟子牢记在心!弟子医术,上治权贵,下治草民,先到先治,后到后治,弟子绝不以身份区别对待!”
“好!甚好!”
三藏法师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