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喜的药堂,碰巧也在洛水之南。
两人从安喜门入城后,走新中桥穿过洛水,南行了两里地后,途径神都最著名的南市。
黄四喜放眼望去,感叹不已,只见市场之中人群密集,胡商遍地,客栈林立,各式货物堆积如山,完全体现了盛唐京师的繁华景况。
窥基大师见他神色有异,笑着介绍:“早在前隋年间,这里已经是著名集市,发展至今,共有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货通中原各地,即使西域诸国,海外夷狄,也常年赶赴此市,行销我大唐物美价廉的商品!”
他又抬臂前指:“黄师弟,你的药堂与南市隔了一条街,位于修善坊里,离此已经不远,咱们再走一会儿就可以到啦!”
整座神都城是以里坊进行划分,城内共有百余座里坊,这些里坊内包括了居民宅院、宗教寺庙以及唐廷官衙所在地。
起初黄四喜以为药堂占地并不大,毕竟神都是大唐京师,城内汇聚天下权贵,那些地段好的土地与房产,往往是身份的象征,有钱也未必可以买得到。
等黄四喜跟随窥基大师抵达药堂后,却是意外不已。
只见一座豪华阁楼坐落在街道边上,一楼大门已然敞开,透过大门可以望见空荡的大堂情况。
黄四喜暗自估算,大堂足有百丈方圆,二楼面积自然类同,仅仅这一座阁楼,已经豪阔之极。
却听窥基大师又给他介绍:“黄师弟,这院子是两进两出,前院是药堂,后院作起居,中庭是一座园,原本是我家一位族老的居所,得知你要开设药堂,救死扶伤,他就慷慨赠送了出来!”
此刻黄四喜仍旧站在街道上,正要陪同窥基大师一起进入大堂,却见几位穿着官服、携带兵器的官员从堂内走了出来。
这些官员为首是一位魁梧汉子,体格与年纪都和窥基大师差不多。
窥基大师见他们出门,旋即指向魁梧汉子,给黄四喜介绍:“黄师弟,这位是大理寺卿尉迟真金大人,专在神都内缉凶拿案,倘若今后有谁敢在药堂闹事,只需往大理寺递个帖子,他就会派人来处置!”
大理寺卿是三品高官,掌管有京师实权,日常绝对不会造访一间普通药堂,但尉迟真金与窥基大师年纪相仿,却是窥基大师的亲侄子,出于家族情面,这才走了一趟。
尉迟真金到了门口,上下打量黄四喜一番,道:“你就是三藏法师的关门弟子?快些进去罢,赶紧办了地契,把药堂开起来!”
管理地契转让的官员此刻就待在大堂内,仅仅是不入流的小官,先前被尉迟真金召过来。
这小官瞧见正主到来,笑眯眯迎上来,朝黄四喜请道:“黄大夫请进,契书已经准备好,只等黄大夫签名啦!”
黄四喜见状,心里忽然涌现一句俗语:‘朝中有人好办事!’
他朝尉迟真金拱拱手,就要前往大堂签署地契。
这时街道上响起一阵骚乱,只见有位中年汉子背着一个老妪,那老妪像是病重,已然昏迷不醒,中年汉子边跑边喊:“我娘发了急病,要送去诊治,快请让让,让一让……”
很是不凑巧,一队全副铠甲的骑兵突然从街上狂奔而来,惊扰到街边百姓,引发人群的惊叫声。
那中年汉子被骑兵阵势所慑,只能暂停在街边,他若继续奔行,万一被骑兵撞上,后果不堪设想。
窥基大师见那队骑兵甚是凶悍,就问尉迟真金:“往常城内可不见唐军踪影,难道是要打仗了吗?”
尉迟真金道:“最近扶余国侵犯边境,陛下与天后震怒,正在调集兵马,召集战船,准备弹压制敌!”
扶余国位于东海岛屿上,陆地难以企及,需要乘坐战船才能兵临。
窥基大师一听是出征海外的唐军将士,就不再多言。
等骑兵从街上飞掠而过,忽见那中年汉子蹲下身来,抱着老妪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