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北冥之患
黄四喜乘骑快马,在段正淳与刀白凤陪同下,前往大理城外的天龙寺。
寺院门外早有护卫与沙弥等候,瞧见镇南王赶来,赶紧上前牵住马绳。
黄四喜下了马,便在众人簇拥下直入寺内。
他沿途走去,发现寺里建筑规模宏大,构筑精丽,不过他穿过一排排金碧辉煌的殿堂后,最终却来到一间松木搭建的古朴禅堂。
门匾写着‘牟尼堂’三字。
段正淳与刀白凤对堂中之人甚是恭敬,待请示完毕,这才领着黄四喜进入堂内。
大堂颇为开阔,宽纵有十丈。
黄四喜迈步时迎前打量,发现有六位老僧并排盘坐在上首。
右边五僧正对着大门,瞧见黄四喜入堂,纷纷竖起手掌,以示见过居士。
左边一僧面朝里壁,耷拉着脑袋,入定般一动不动,这老僧充耳不闻外物,黄四喜也瞧不清他的长相。
黄四喜来到六僧丈外时,停下脚步。
由段正淳出面引荐,右边五僧分别是本观、本相、本参三位天龙寺长老,以及方丈本因,和一位刚刚剃度的本尘。
黄四喜定睛一瞧,发现本尘竟然是大理国的保定帝段正明。
那天在万劫谷时黄四喜与保定帝有过一面之缘,数日不见,保定帝已经落发为僧。
保定帝也知道黄四喜心里有疑,就解释一句:“皈依我佛,原是我之素志,碰巧吐蕃一位高僧驾临天龙寺,切磋佛法武经,俗世之人不便参与,我就剃度入了牟尼堂!法号本尘!”
黄四喜竖手:“见过本尘大师!”
保定帝是大理段家的俗家第一高手,但在牟尼堂六僧之中,他却是辈分最小。
方丈本因是保定帝的叔父。
本观、本相、本参全是方丈本因的师兄。
至于左边那位面壁老僧,则是本观、本相、本参、方丈本因的师叔级人物。
这位面壁老僧法号枯荣,天龙寺内辈分最高的长老,已经面壁数十年不问世事,即使是保定帝,以前也仅仅听过枯荣大师之名,而没有见过枯荣大师的真面目。
大理段家一门的最强武学高手,就是这六僧。
前几日吐蕃国大雪山大轮寺释子鸠摩智,给天龙寺下了一封战书,书里明言,鸠摩智会在日内造访,求借大理段家武学的至高法要《六脉神剑经!
《六脉神剑是天龙寺的镇寺之宝,怎么可能外借出去?
鸠摩智肯定是来者不善,倘若求借不成,就会直接出手抢夺。
鸠摩智有胆子发来战书,并孤身挑战高手云集的天龙寺,武学修为可想而知有多高。
天龙寺本观、本相、本参、方丈本因,全是当今江湖的一流高手,他们常年待在天龙寺参悟武学,各自的一阳指力较之保定帝只强不弱。
辈分最大的枯荣大师,一阳指更是臻至化境。
但即使枯荣大师联手本观、本相、本参、方丈本因,也没有击退鸠摩智的绝对把握,于是又让大理段家的俗家第一高手保定帝,也临时剃度,加入牟尼堂,捍卫天龙寺与《六脉神剑。
段誉此刻就躺在保定帝面前的一副担架上。
按说在这种强敌逼近的紧要关头,大理国诸事都要放在一边。
但保定帝膝下无子,保定帝胞弟段正淳也只有段誉这一根独苗,倘若段誉丧命的话,保定帝与段正淳这一脉就要子嗣断绝,大理皇位也要旁落外支。
保定帝把段誉当成大理皇储,自要想方设法的施救。
本观、本相、本参、方丈本因都愿意损耗真气,替段誉吊命。
唯独枯荣大师忌惮鸠摩智,他只以捍卫天龙寺百年威名为己任,不管段誉是中毒也好,中邪也罢,他都不主张为了救治段誉而白损功力。
保定帝身边还站着秦红与木婉清母女,她们是误伤段誉的‘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