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君子约定
黄四喜心知肚明,李阀一旦坐稳江山,转头就会向胡虏开战,直至打垮东西突厥,收复汉时的西域故地。
宋缺之所以担忧胡虏之患再度爆发,那是因为李渊为了剪除后背威胁,临时向突厥称臣。
无论宋缺再智计过人,他也看不到李阀开创中土盛世的未来轨迹。
黄四喜自然也没有办法向宋缺明言。
他只问宋缺来意:“阀主打算先李阀一步抢占京城吗?”
“我确实有这样的计划!”宋缺点头:“否则我何必带领家将千里跋涉,奇兵突袭到这里?”
“那阀主有没有想过,你占据京城后应该如何控制隋廷朝政?”黄四喜佩服宋缺的胆气。
宋阀大军只要渡过江北,就等同于孤军深入,稍有筹谋不当,就有倾覆危险。
不过目前这个时间段,确实是攻占京城的最佳机会,如果让李阀先占据京城,他们可以轻松稳固三辅之地,给一统天下创造决定性条件。
若等李阀占据京城后再来攻打,那将千难万难,这并非是指李阀的战力有多强。
而是李阀占据关中后,将具备稳定的治理环境,无论朝堂还是百姓,都会对他们坚决支持,到时来攻打他们,需要付出的代价会非常沉重。
如果可以把李阀拦截在关中之外,让他们陷入与隋军、瓦岗寨、窦建德的混战里,那他们就会丧失争夺天下的根基。
宋缺明白这一点,他清楚李阀入主关中后,天下大势基本就难以逆转了,他才会冒险领兵北上。
他坦白告诉黄四喜:“我知道宋阀在京师之地没有影响力,即使我占据京城,城内人心也不会归服,但汉末董卓入京时影响力更低,他照样轻松霸占了朝堂!”
他并不打算与京城的官员显贵们妥协,等他进入京城,直接控制监国代王杨侑,挟杨侑以令不臣,谁敢抗拒王命,那就快刀斩乱麻。
他会效仿董卓以武力压服所有不稳定因素。
黄四喜却努嘴一笑:“阀主拿董卓来自喻,兆头不怎么好罢?”
世人皆知董卓死于非命。
宋缺淡然自若:“董卓是国贼,他起兵是出于私利,我宋缺是为了复兴汉统,纵然我攻下京城,也无称皇做帝的念头!”
黄四喜难免质疑:“阀主确定这是真心话?”
宋缺坦荡迎上黄四喜的目光:“在黄郎君你崛起之前,我并没有攻打京城的任何计划,我是隋廷册封的镇南公,如昔年赵佗一样独掌岭南之地,我在岭南已经是实质上的皇帝,又何必冒险与北方诸雄殊死拼杀?”
他如星斗般的双眸忽然异芒大盛:“当我得知黄郎君你斩杀铁勒曲傲,对异族毫不留情,又养育了一条真龙后,我预感汉统大兴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我果断起兵!我所做的一起都是为了黄郎君你!”
“为了我?”黄四喜仿佛在听什么呓语:
“我与阀主素不相识,阀主竟然为了一个没有见过面的人,押上了宋阀的三千家将?”
“如果黄郎君有心争霸,我愿意押上宋阀的所有基业!”宋缺展露豪情:
“我宋阀拥有充足的兵马粮草,你黄郎君拥有盖世武力,兼有真龙天子的大义名分,我们合力攻占京城,先挟杨侑收缴关中隋军的兵权,待时机成熟,你再以真龙之名对杨隋取而代之,到时荡平天下将易如反掌!”
他又手指北向,憧憬着说:“汉统衰弱太久,我辈理应奋起,一统中土不是结束,我们若继续指兵西域,未尝不能重现汉武雄风!”
黄四喜并没有受宋缺的豪言壮语所感动。
毕竟黄四喜孑然一身,没有门阀家族依托,宋缺愿意下血本支持他,应该是看中支持成功后的巨大收益,宋阀可以共天下。
黄四喜平静询问宋缺:“如果我不答应与阀主合作,阀主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