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速度只有其他战舰八成,但战力却远远超出。”
“此殿下令科学院研究的热气球,也在近日试飞成功了,在风向和风力合适的时候,定能给敌人一波惊喜。”
“当然了,灭国大战不能依赖一两件神兵利器,大明兵工厂的实力也今非昔比了,绝对能够满足海陆大军所需。”
“我们每年能为大明建造二、三级战列舰二三十艘,建造各类辅助船只二百余艘,制造各类火炮三四百门,各类火铳二十万支以上......”
“老夫还要告诉这位,以上这些都是常规生产时的产量,如果大明需要,产能还能大幅提升。”
老人家一脸傲娇,众人心悦诚服,朱慈炯欣慰万分,大明有如此恐怖的军备能力,岂是小小倭国能够抵挡的。
张煌言喜悦之余,脸上又浮出忧虑之色,连年大战之下,固然连战连捷光复了天下,但大明财政状况却是负担沉重。
百战之后,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华夏大地从南到北何止万里,历经战乱后凋敝不已,中原之地更甚,都需海量财富物资投入其中方可。
新疆、青海以及西藏等地尚未光复,自然需要大军征伐,银两物资又要水般泼洒出去,想一想就头痛欲裂。
不仅如此,如今各路大军光复了大明,光复了天下,百战余生的将士们和文臣武将们,也都眼巴巴等着封侯拜相和丰厚赏赐呢。
他原本以为,天下平定之日,当是大明休养生息之时,安心于内发展积累一些年,国力自然会蒸蒸日上,方能再提对外征伐之事。
张煌言越想越是忧虑,脸色愈发纠结和晦暗,但又不能出言反对太子殿下的抉择,便想着朝议后再寻机进谏。
在张煌言心中百转千回之际,李定国、沐天波、姜光军、兀尔特和金俊等将领们也早已按捺不住,绝不愿意放弃征伐倭国的机会。
无论如何想,这都是灭国之战,一旦功成,那可是青史留名族谱单开一页的无上荣光,华夏男儿岂可落后于人。
朱慈炯目光环视,将张煌言的忧虑收入眼底,对众将的蠢蠢欲动也是了然于心,一切都在掌握中,他早有定计自能令众人尽皆忧虑全消。
喜欢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请大家收藏:()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