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进了我大魏的律法之中,其目的就是要杜绝不孝子孙的产生和时刻地警醒世人要严律己身,所谓要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
一个不修身,不能随时控制自己欲望的人,又岂能指望他为朝廷建功立业?不怪陛下龙颜震怒啊,怪只怪我们自己不争气,总是仗着祖宗留下的那份家业,还有那份功劳就为所欲为,也总是觉得不管将来怎么样,我死了,我的儿子,孙子,还能继续将这份荣耀和富贵给继承下去。
可是诸位你们别忘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呐,咱们身为贵族氏族和望族的这份荣耀和富贵是陛下赐予我们的,他既然能赐,那么也就有权收回!
陛下说得没错,咱们的祖上往上数几代皆是泥腿子和小商贩出身,我们的祖宗并没有谁比谁就高贵到哪里去?
既然他们能成为贵族氏族望族,那么现今的寒门子弟和商户人家的子弟又有何不可?大家也都知道现今的天下,各国的日子皆不好过。
要打破这种局面和现状,那么必须要革新!西齐的卖官鬻爵,虽然短时间能凑效,但是从长远考虑终归是埋下了很多的社会隐患。
我大魏朝要恢复国力,要发展,那必须得先稳住国内的经济,国内的经济主要靠谁?那自然是那些大商户,民以食为天,农民是我大魏朝的立国之本,陛下虽尚武,但也是爱民如子,更不是滥杀无辜之人。撰
你们身为勋贵要臣,在朝廷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不但不出力,反而还一味地注重自己的享乐?陛下能不动怒,能不震怒?
朝廷拿着高官厚禄地滋养着你们,你们竟然不知道珍惜,那么陛下自然就对你们没有什么指望和想法,但是你们不懂得珍惜有人却懂得珍惜,那就是随时都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天下寒门学子和富商子弟,综合考虑,陛下自然是要给到他们这样的机会!
所以啊诸位,你们也不要在我这里多说这些了,也更不要期望我能改变陛下的这一决定,咱们陛下是个什么样的人诸位也都清楚。
他虽年迈可是却并不昏聩混用,天下大事他比谁都看得清楚,也想得明白和考虑的长远!
你们回去吧,而我也要着手准备这明年恩科的事情了,若我是你们,就赶紧地回去督促自家子弟认真地读书,争取将来能真正地光耀门楣,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说完,老丞相就率先地起身离开了偏厅。
“唉?哎......”撰
在场的几人个个面面相觑,在一阵阵的长吁短叹中也不得不起身离去!
在回书房的路上,管家就道,“相爷,小的总算是听明白了这恩科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不过不得不说这恩科取仕还真的是很难啊?您说到时候真的会有人考中么?”
“不好说呀,这最后一关的殿试是由陛下亲自出题,不过若真有真才实学,也未必不能高中,哦,对了,你让人传信给二公子他们几个,让他们晚上务必回来一趟,就说我有事交代他们。”
“喏!”
有人欢喜有人愁,很快老皇帝要开恩科的事情就在整个燕京城里传开了。
那最高兴的莫过于那些身为寒门的农家子弟和一直期望着能改变门楣的大商户和大地主他们。
他们听说老皇帝给予了他们同那些世家大族和豪门贵族一样入朝为官的资格和机会,而且从此以后还废除了传承了几百上千年的爵位承袭制和推荐制,他们别提有多高兴和多开心了,个个都欢欣鼓舞,喜不甚收不说,还对老皇帝那是感恩戴德的不行,直赞他是自大魏朝建国以来最圣明的君主之一。撰
他们在家大肆庆贺的同时,也有一些富户和大户们为了以示对老皇帝的感念和感激之情竟主动的开仓放粮,和在城中的几大菜市口施粥布药。
这愁的自然是那些世家大族和豪门贵族们,因为承袭制和推荐制的废除就标志着他们中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