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的身体,让那些本来就没有规律的人群更加的狂乱。
阵地前沿的敌军聚集速度超出了疯马等人的意料,这些奥鲁米联邦军冲到一定的距离,像是收到指令一样,往两侧散开猛扑,战斗瞬间又进入白热化。前线防御立刻受到了压力,几乎所有部队立刻投入到疯狂的攻防战斗中。
勉强打退了这次攻势,疯马转过身刚想要说话,身边的一个卡纳维亚游击队员突然回头叫了一声:“小心!”
“砰砰砰!”一阵枪响跟在这个队员的身后响了起来,一帮人扭头就看到这个游击队员翻滚在地,疯马心里暗叫不好,立刻拿起枪,却看见天空中飞过来几颗黑色的东西。
手榴弹!他下意识就往一边扑倒,爆炸接踵而来,幸好他们的掩体很高,手榴弹只是在掩体外围炸开。但跟着刀疤脸惊叫了一声,阵地上一片烟雾弥漫,混乱中枪声又密集起来。刀疤脸的声音夹在其中传了过来:“侧翼有敌人。”
刀疤脸吼完立即往外扫了一梭子子弹。其他佣兵也马上跟上去也扫了一通。侧翼的枪声大作,喊叫声和子弹扫射响作一团。他们这通集体扫射很凶猛,侧翼冲上来的敌军数量本身部队,立即被干倒了十几个,剩下的还在叫嚣,一些躲到一侧的掩体后面。
疯马做了一个战术手势,叫了声:“手榴弹。”几个佣兵马上拧开手榴弹扔了出去,轰隆两声,侧翼的枪声瞬间哑掉了。刀疤脸借着这机会迅速探出头去,发现了侧翼后方的敌军。
刀疤脸咒骂着打算还击,但是马上吃了一惊,缩回头吼道:“快走!”
几乎同时一发火箭弹就在不远处爆炸,一股猛烈的爆炸冲击波扑了过来,刀疤脸翻了好几滚后,才灰头土脸地爬起了身子,叫了声好险。但一口气没喘完,敌军的子弹就狂风一样扫了进来,势头凶猛,后续似乎还有其他的敌军部队。
奥鲁米联邦军在短暂地停火之后,再次发起冲击,这一次人数更多,而且采用了更加分散的方式。最近的敌军距离他们的阵地只有三四百米的距离,数量像是比初次上来时要多了一倍。“三三制冲锋战术。”林锐不由皱眉骂了一声。
这些奥鲁米联邦军的冲锋战术明显是经过系统训练的,他们冲锋的时候以散兵形态展开,并且每名士兵之间相隔五步距离。在纷乱的战场上,既可以听见指挥官传递军令,同伴之间又可以相互呼应。而且,会根据战场情况调整作战队形,冲锋的时候有人负责压制敌军火力,有人负责用火箭筒摧毁敌方工事,目的在与分散敌军注意力,快速灵活的攻破敌军防线。
实际上冲锋战术,表面上看是利用人多冲击敌军阵地的战术。但实际上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明白,在高射速的机枪出现后,这种密集队形进行冲锋意味着什么。
指挥官也绝对不会傻到让自己的士兵顶着敌人的机枪和炮火,采用所谓的密集冲锋战术。
所以为了降低己方的伤亡,中国军队曾经根据低级指挥人员要注意分散兵力密度,避免被密集火力杀伤且要实现交替掩护进攻的目标,总结出了“三三制”战术。
“三三制”顾名思义就是将部队以班为单位分成3个战斗小组,每个小组有3人,一般情况下班长、副班长、组长各带领一个小组进行进攻。发起进攻时多个3人小组由班长通过口语、手语等方式进行分散进攻灵活指挥,理论上只需3个战斗班组成的一个27人的战斗群即可覆盖800米宽的战线。
这种“三三制”班组突击战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当冲锋方火力不足时,能够避免因敌方密集炮火造成伤亡惨重影响战斗力甚至导致作战失败的可能,而且分散进攻能够在多个点对敌人造成打击。虽然各个小组的进攻互不干扰,但又能够实现统一指挥,使得步兵小组之间的协同效能大幅提高。
解放军成立之后,部队领导就非常重视步兵的作战战术,认为步兵战斗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