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于是指挥部命令先遣队的杰拉德,可以毫无顾虑地迅速扩大战果。
同相邻支队配合,采取从北面迂回包围,把正面抵抗的奎恩将军部队消灭在7号公里以西一线。而的这一线,正是哈桑将军的防线。
为了扼制奥鲁米联邦军进攻的势头,哈桑将军命令他的主力部队出动,把当前的奥鲁米联邦军压下去。全员进入临时构建的阵地,同敌军部队展开激战。
阵地被轰得底朝天,周围被打成一片焦土,满身沙砾的土地在燃烧。
为避免敌人的炮火轰击,哈桑命令全军突进,和敌人短兵相接,让奥鲁米联邦军的炮火发挥不了作用。于是展开了近战,枪声、爆炸声、喊杀声响成一片。
奥鲁米联邦军的第1大队被压了下去,他们随后退守到大路南侧高地固守。
但这个位置相当敏感,高地直接控制着进攻的大路,没有这个高地,后续部队过不来不说,就是己方部队也不便行动。
民兵部队随之接到哈桑将军的命令,不惜代价夺回南侧高地。哈桑将军下令立即组织敢死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展开争夺战。
佣兵部队的200多名作战人员,配合哈桑的敢死队行动。他们在炮火的猛烈轰击下,依靠侧翼十几挺轻、重机枪的掩护,奋勇冲锋,一时突入敌人的阵地。
奥鲁米联邦军仗着装甲车的火力优势,同突入阵地的民兵部队展开对攻,硬是把突击的敢死队压了回去。
民兵敢死队从敌军阵地退了出来,只能组织炮兵,用迫击炮雨点般地投向阵地上。随着一阵爆炸声,又发动了一次冲锋。
这片高地几经易手,经过了反复拉锯争夺,终于被奥鲁米联邦部队完全占领了。敢死队和200名佣兵,几乎没有生还者。
一个重要战术点被敌军占据,哈桑将军的部队,形势严峻坚守在阵地上的部队一再告急,请求增援。
哈桑将军急得团团转,他让部队坚守最后五分钟,同时命令一个营火速增援。同时,林锐也立刻命令炮兵给予火力支援。
哈桑将军的部队抵达之后,已经陆续投入阵地了,他们占据两座小城,用一部分兵力协同林锐等人的佣兵,对进犯的奥鲁米联邦部队保持接触,并以游击方式袭扰敌军。
另外当地的一些地方游击队也加入了奎恩将军和哈桑将军两人的部队。
林锐和精算师将岸,把东侧有利地形构筑成决战主阵地,在阵地各要点构筑坚固纵深工事,并对东面的奥鲁米联邦军加以警戒,同时以游击方式进行扰袭。
林锐非常遗憾,他们在之前通过阿拉丁向欧洲购置的一批直升机尚未到货,在关键时刻没法派上用场了。
要是有这些直升机在,不说能提供多少空中火力,至少对周边的侦察工作,就不要操这么大的心了。
哈桑将军的主力部队,布防在东北一侧的战线上,在几个战略要点设置坚固工事,这是奥鲁米联邦军攻击的要害点。
他们必须在东侧主阵地外,高度防范从东北一线来犯的奥鲁米联邦军。当地的两个地方游击队也归属他们指挥。
奎恩将军,在东侧主阵地一带集结,这是一支主力军,是奎恩从摩洛哥带过来的预备役老底子,能力比一半部队要强。佣兵部队的一千多人也部署在他们一起。
林锐带着顾问团,来回巡视各个阵地的布防情况。他纵观布局,并非无懈可击,东南一线的防务仍显薄弱。但是,兵力有限,战线过长,让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
确实他们手里还有一部分兵力,但精算师不赞成把这支部队拉上去,这么大规模的战役,手里没有重兵作预备队那是不行的。
凭多年战场经验,除非部队打光拼完,凡是没有预备部队的仗都不好打。况且是同战斗力相对较强的奥鲁米联邦军队作战。精算师将岸的谨慎态度是对的。
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