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俯仰人间二十春> 9 朝玉阶(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9 朝玉阶(三)(3 / 4)

八、十八、二十八都会布施斋饭,因此这几日上香的人也尤为多。郁仪本想说她下午还要回庶常馆去写《会典》,曹岑就遇到了一个熟友,他留下一句“一会来找你”便走了。

郁仪叹了口气,心想今日定然又要挑灯抄书了。

就在此时,寺庙后殿突然便乱了起来,几个身着飞鱼蟒服的锦衣卫逆着人群向寺庙更深处阔步疾行而去,显然是要拿人的。他们腰间佩刀格外醒目,颇有几分慑人。

人群有些惊惶,不时有小声惊呼响起,来来去去的香客稍不留意就撞了郁仪几下。

便在此时,一阵脚步声轻轻自她背后响起。

一个人不动声色地将郁仪挡在身后。

张濯没有穿官服,身上披着一件白貂风氅,露出一节石青色杭绸直裰的袖缘。

只是站在这,便让人无端感觉到压迫。

张濯转过身来,与她四目相对。

万籁生山,一星在水。

那时候,郁仪总看不懂他眼底那一抹苍白的忧郁。

“张大人。”苏郁仪对他行礼,张濯颔首虚扶了她一把。

周遭人头攒动,张濯却似闲庭信步:“随我走走,嗯?”

草色入帘青,郁仪跟着张濯拾级而上,风吹起他的襟袍,让人如坠梦中。

乱云堆雪,孤月残檐。

远离正殿之后,人便少了很多。大雄宝殿之后遍栽槐柳冬柏,板扉绿映、倒垂蒙密。

自汉唐之后,槐树大多有代指宰辅之意,也有科第的吉兆象征,科举之秋又常以槐秋代称。承恩寺遍植槐树,举子们也常来此地讨个彩头。

槐杨柳下,翠如幔帐。有两个小沙弥正坐在杌子上守着签筒打瞌睡,张濯的目光落在签筒上:“我今日是来求签的,你想不想也抽一根?”

苏郁仪跟在他身后走到铺着红绒布的长桌前,小沙弥终于精神了起来,将签筒对准他们二人,笑道:“二位想要求个什么签,姻缘还是……”

“仕途吧。”张濯先开口了,于是郁仪点头:“好。”

她伸出手,从签筒里抽出了一根,没料到随着她的动作,另有一根竹签被带了出来,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郁仪先读出自己手上的这一根签:

一叶渡千江,满船空载月。

是一根下签。

负责解签的小沙弥眯着眼睛仔仔细细地将竹签读了两遍,面露忧愁:“前半句签文中说,姑娘是有大造化的人,只是后半句又说,半生是富贵浮云,半生是镜花水月。”他有心想再说几句吉利话,好能让郁仪多捐些香火钱,“这也不打紧的,小僧也有破签之法,姑娘可想一听吗?”

郁仪还没说话,张濯已经倾身将她掉落出去的另一支签拾起,托在掌心里,轻轻念出上面的谶言:

“凤凰栖梧桐,明月照禅关。”

小沙弥登时眉开眼笑:“这是上上签,恭喜姑娘,咱们承恩寺的签最是灵验,方才那根是不准的,姑娘日后定然会有个好前程的。”

郁仪被他两幅面孔逗笑了,将怀中碎银全给了他:“承你吉言。”

一前一后两根签,写得确实截然相反的命途。

她对这些本不放在心上,却发觉张濯竟是难得的正色,他转向那个小沙弥:“我也抽一根。”

只见那指骨分明的手轻轻从签筒里抽出了一根竹签,郁仪凑上前来看,不由得低“呀”了声。

竟是一根空签。

正反两面,空无一字。

张濯的目光落在自己的空签上,又看向苏郁仪面前的两根签。

从“一叶渡千江,满船空载月”到“凤凰栖梧桐,明月照禅关”。

张濯轻笑了一下。

他说:“这根签不用解了,我已经明白了。”

为何他这一缕残魂会飘摇半生,重新回到初见苏郁仪的那一年。

他空空荡荡的人生与命运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