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刚酝酿点情绪,又让他给顿没了。
「这不是胡说吗?小孩子你也配!」
「怎麽?我连小孩子也不能当吗?」
刘永禄拿腔拿调这麽一说米莉唐眼皮都是一跳,伸手去扯刘永禄袖子,那意思是你别说了。刘永禄哪管这个啊,一扒拉米莉唐小手又来劲了。
「小孩子那是一位古人呐,你能比吗?」
「这……这又是哪位古人?」
「不知道?那我说说,你听听!」
刘永禄摸了摸肚子,都给自己说饿了:
「在想当初!北境战乱,山河焦土,百姓流离,苦不堪言。
在这乱世之中,有一孤儿,名唤斯蒂法诺,自幼失亲落孤,饥寒交迫,受尽欺凌。
然而,斯蒂法诺虽身陷贫寒,却心怀仁爱,常以残羹分与饥者,以福音安抚悲者,村中百姓皆称其为「主的羔羊」。
一日,圣女行至北境,见斯蒂法诺跪于路旁祷告,遂俯身问道:『孩子,为何祈祷?』
斯蒂法诺答道:『为迫害我的人代求,为流亡的百姓代求,也为圣母的旨意得以成全代求。』
圣女闻言,轻甩菸袋锅子,抚其头:『汝为圣母忠仆,必以大事相托。』
果然,大事临身。敌军攻至北境,城中守军断粮,几近绝望,斯蒂法诺潜出城门,前往圣座报信。
此行艰难险阻,斯蒂法诺以稚弱之躯翻山越岭,跋涉百里,终将救援信传至圣座。
因其情报,援军至,城中百姓得救。
然而,敌军获悉救援信后,欲反围其城,斩草除根。
斯蒂法诺深知敌谋,遂以幼童身份,假扮信使,将虚假情报传至敌营,令其分兵奔波,攻守失策。
城门大开,援军突围,敌军全军覆没。
战后,斯蒂法诺却辞荣归隐,终生为贫苦奔波。圣女闻其事迹,亲赐『圣母的信使』之名,召至圣座册封为圣徒。
后人有诗赞曰:
稚子孤身行百里,一纸情报挽苍生。假信惑敌援军至,城中万民……颂圣恩!」
刘永禄说完才注意到,端着烤肘子的餐厅老板就直愣愣地在桌旁边站着,忘了上菜,都听傻了。
「肘子放这吧,刀……刀不用,我就用手拿着吃。
这小孩子,你比得了吗?」
刘永禄接过来肘子扭头继续教训阿尔瓦。
「比不了,我哪儿比得了圣斯蒂法诺啊。」
这话不是阿尔瓦说的,而是餐厅老板说的,打刘永禄刚开始喷他就站在旁边了,一直听,都听入迷了。
眼前这位先生他不是一般人啊,准是哪个大教堂过来履职的牧师,回头这顿饭自己不能找人家要钱啊。
圣斯蒂法诺的故事,摩西萨德只要是信仰圣女的都知道,又因为圣斯蒂法诺是个小孩子所以传播得特别广,别说是他了,镇里随便喊个七八岁的孩子也能说得上来。
但像眼前这位先生一样,说得那麽好,老板从未见过,简直都把圣徒都说活了。
阿尔瓦再次望向米莉唐。
那意思是,你还说他不是冯.斯特洛夫斯基!
阿尔瓦现在万念俱灰了,不想再插手博览会的事。要不然非把这个情报带回去不可,到时肯定得吓华兹华斯一溜跟头,调查部的队长是圣女派的死忠!
你说不是死忠?那怎麽可能呢!不是死忠能有这种教义理解!?现编也不能编成这样啊。
还别说,这叫阿尔瓦猜对了,刘永禄虽然擅长现挂,但还没那麽大本事能现场编出这麽一大段出来,确实是他之前整理过的。
刘永禄穿越以来别的不行,问他摩西萨德史,西大陆史,摩西萨德传统文学戏剧,那是一窍不通。
但就圣女派这点玩意儿,他是研究得透透的。
全赖小天才兄妹当初跟他叨叨,后来当了「圣巴兰」后为了掩护身份他又在长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