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镇政府提供的信息,公平镇2024年的常住人口大概在11万左右,考虑到公平镇是劳动力大量流出区域,因此适龄劳动力占比大概为50%左右,即5.5万人。
这5.5万适龄劳动力之中,要刨除公务员丶老师丶小个体户丶孕妇,再刨除一部分不适合的人群,比如体弱多病丶娇生惯养丶劣迹斑斑丶好吃懒做之类的人,满打满算大概就只剩下3万人左右。
要从3万人之中,招聘5000名农场工人,显然是不可能的。
毕竟很多本身就有固定工作,或者家里面经营着农场,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忍受农场的工作强度。
因此从外地引入劳动力,就是必然的选择。
一旁的老吴,将华子塞给高向阳:「高场长别客气。」
「下次别这样。」
老吴听了高向阳的提醒,也觉得自己还是先问一下自家孩子的想法,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吃不了苦。
虽然他觉得农场的工作就挺好,对于他们这些长年在农村的中老年人而言,劳动强度已经是相对比较低了。
比如搬运东西,很多时候都是使用三轮车和缆车运输,他们年轻的时候,进山里面砍柴之类,只能用肩膀挑。
老吴刚回到自己的三轮车旁,准备搬树苗。
另一个同村中年人靠过来,小声地问道:「水哥,高组长怎麽说?」
两人一起抬下一棵树苗,放在了缆车的外挂架子上,然后使用专门的固定绳扣,紧紧扣住树苗。
老吴边走边小声回道:「公司确实要招人,不过如果是年轻人,要去外地工作,我们这些中年人,虽然可以留在本地,但不能在自己的村里。」
「看来我闺女是没有办法了。」
老吴再次搬起一棵树苗:「你闺女就初中毕业,又娇生惯养,农场的活肯定干不了,公司的文员要大专或者本科生,还是早点找人嫁了吧!都二十八了,再过几年,就更难嫁人。」
「我也在给她介绍,可惜她根本看不上。」
突然老吴闪过一个念头:「咱们公司的农场几个小组长都不错,你可以趁机撮合撮合。」
「他们?他们能够看得上我家那化骨龙?」
「试一试嘛!」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搬东西。
另一边。
吕伟斌正和公平镇的镇长陈国辉,在公平镇镇区北侧的西山村。
陈国辉笑容满面,指着在236国道西侧的大片荒地:「吕经理,这一片土地,贵公司满意不?」
「看起来很好。」吕伟斌拿着望远镜观察着,靠近公路边,而且公路对面就是公平水库,用水也非常方便。
「如果贵公司确定好位置,那我们随时可以进行征地。」陈国辉这几个月算是见识到了海陆丰公司的实力。
公平镇批给对方的四万多亩山地,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被改造了三千亩,加上一部分不需要改造的山地,目前可以利用的高标准梯田,面积已经达到了上万亩。
而且看样子,海陆丰公司是玩真的。
其实陈国辉现在已经不怀疑海陆丰公司的实力了,毕竟很多公司说是来投资,有时候是为了骗补贴,或者上市公司故意做PPT,骗股民的钱。
可海陆丰公司并没有要求海丰县给补贴,就要了汕美市的税务减免,本身又不是上市公司,现在如此大规模的投资,显然是真想在当地投资。
加上市里已经通知他了,如果他还敢怠慢海陆丰公司,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陈镇,这个位置不错,我们的工厂至少要1000亩,保底1200亩,如果遇到比较难缠的村民,可以考虑避开他们的农田。」吕伟斌说了一下想法。
「1200亩?可以,给我们一个月,我们会将这片地徵收。」陈国辉信誓旦旦的保证着。
可是吕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