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我看到了一切> 第127章 疯狂叠代(加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7章 疯狂叠代(加更)(2 / 5)

漠南东部挑选。

毕竟再耐旱的大豆,也要求当地有一定的降水量,类似于西域那种年平均降水量只有几十毫米,而且蒸发量非常恐怖的地方,除非靠近河流还有水库,不然根本种不了大豆。

而靠近河流和水库的地方,早就被当地农户丶企业丶生产兵团捷足先登了。

因此西域地区可以排除。

反倒是漠南东部的科尔沁沙地,非常适合海陆丰公司投资。

江淼研究出来的新品种大豆,目前有三种,都可以适应科尔沁沙地的沙地环境。

没有错,他研究的新品种是可以直接种在沙地上的,只要将土地平整好,就可以直接播种,然后浇水一次,大概10天左右,这些大豆种子就生根发芽。

只要这些大豆生根发芽,生根发芽后的第一个星期,再浇水两次,之后就不需要浇水了,因为它们可以根系基因突变出了特殊的储水结构,叶片也突变出可以在晚上收集露水的能力,那两次浇水储存下来的水,加上夜晚叶片吸收的露水,足以让它们在之后的生长周期之中,完全不需要浇水。

当然,如果增加水供应量,这些大豆的亩产是会提高很多的。

这也是江淼选择科尔沁沙地的原因之一,当地的大豆一般是五月份开始种植,而科尔沁沙地六七八月份刚好会有降水,哪怕是比较乾旱的沙地北部,这几个月的降水量仍然可以达到210~320毫米。

按照江淼的估算,这三个品种的大豆,如果在完全不降水的地方种植,仅凭两次浇水和夜间露水,亩产量只能达到150公斤左右。

然而如果种植期间,有50毫米的降水量,亩产就会达到200公斤左右;如果有200毫米降水量,亩产则会继续攀升到250公斤左右;如果有400毫米降水量,亩产会达到300公斤左右。

降水量超过400毫米,对于这三个品种的大豆增产效应会直线下降,最大亩产只能达到339公斤左右,这是江淼在自己实验田测试出来的结果。

虽然有靠天吃饭的情况。

但是这三个品种的大豆,在面对极端天气的时候,有一个保底的亩产150公斤,这一点非常关键。

江淼为了研究这三个品种,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到今年十一月份为止,在10亩实验田之中,一共叠代了5代。

第一代通过诱导基因突变产生种子,然后挑选出几十个比较好的品种,进行种植和杂交,收获了大批杂交大豆种子。

第二代,重复之前的步骤,诱导突变丶挑选良种丶种植杂交。

这样重复了五代。

直到十一月份,他终于确定了三个全新的品种。

这三个品种的大豆分别是:

仙豆1号:小颗粒,均衡耐重度盐硷型,平均生长周期为102天,耐旱,有储水根球和吸露水叶片,可以在无降水地区种植,亩产150~320公斤,50毫米降水213公斤,200毫米降水264公斤,降水400毫米302公斤,极限为320公斤;大豆平均含油率26.7%,大豆蛋白质平均含量45.2%。

仙豆2号:中颗粒,高油型,平均生长周期为98天,耐旱,有储水根球和吸露水叶片,可以在无降水地区种植,亩产142~303公斤,50毫米降水188公斤,200毫米降水231公斤,降水400毫米289公斤,极限为303公斤;大豆平均含油率29.3%,大豆蛋白质平均含量40.1%,其油质之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比达到44.2%。

仙豆3号:大颗粒,高蛋白型,平均生长周期为105天,耐旱,有储水根球和吸露水叶片,可以在无降水地区种植,亩产173~339公斤,50毫米降水224公斤,200毫米降水276公斤,降水400毫米321公斤,极限为339公斤;大豆平均含油率15.2%,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