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我看到了一切> 第151章 访客(加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 访客(加更)(3 / 5)

团队的其他几个研究员和研究助理也是满脸震惊。

「江博,真是年轻有为,我唯一比江博强的地方,估计只有年龄了。」张志勇自嘲着开玩笑起来。

江淼笑着摇摇头:「张博太谦虚,术业有专攻,大家都是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科学研究项目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我们的研究人员没有。」

「江博,我挺好奇你们公司在家园县的项目,不知道是打算种什麽农作物?说不定我们可以合作。」张志勇好奇地问道。

「我们这个项目是种植大豆的。」

「种植大豆?」张志勇一听到是自己的主业,他立刻就来精神了:「几十万亩沙漠都要改造成为农田吗?」

「是的,其中20万亩会平整成为方便机械化的标准农田;剩下的15万亩会采用大豆紫花苜蓿混播的方式,作为牧草地使用。」

其中一个戴着眼镜的研究员听得直挠头,有些惊疑不定地提醒道:「江博,你应该清楚当地的降雨量,而养畜牧河的水也基本是有用处的,恐怕当地的地下水支持不了,如此大规模的大豆种植。」

「这确实不妥当,哪怕是采用水肥一体的浅埋滴灌,每亩大豆也需要90立方米的水,35万亩需要抽3150万立方米的地下水,这用水规模太大了,估计不用几年,整个塔敏查干沙漠的地层就快速沉降。」另一个鼻梁上有一颗大黑痣的研究员也眉头紧皱。

江淼笑着摇摇头:「各位不要担心,我们公司只在头年会抽2100万立方米的地下水,而且如果遇到有降雨,这个用量还可以进一步减少。」

「呃?」张志勇听得一头雾水:「江博,你们明年不种了?可明年不种,那你们投资这麽多钱平整土地,可没有办法回本呀!」

江淼随口解释了一下:「我们公司开发三个新品种,是多年生的大豆,而且种植之后,可以不用浇水,只靠自然降水和夜里的露水,就可以维持正常的生长。」

闻言,张志勇便想起了以前学习过的一些内容:「多年生品种?是通过杂交南方系的野生大豆获得的性状吗?这品种在北方可以适应吗?」

「我们在实验室模拟过北方的天气,没有问题。」

戴着眼镜的研究员则好奇地问道:「江博,不知道你们公司的新品种亩产可以达到多少?」

黑痣研究员也跟着劝说起来:「江博,你们公司要三思呀!现在大豆很难赚钱,最好不要一下子投资如此庞大。」

这些研究员刚才可是看到了这个基地里面,大批正在布置的设施,还有两百多辆工程车辆在不远处施工,这规模至少要投资几个亿,他们真的心疼这些钱。

张志勇也有些担忧的提醒他:「江博,你可能不了解目前国内的大豆行情,近期蛋白含量36%的三级大豆,市场收购价格才3600块钱每吨,而哲里木市的大豆平均亩产只有150公斤左右,你别看我是研究大豆,但实验田和普通农田是两回事。」

他们说的话,确实有一定道理。

毕竟张志勇团队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东北西部灌区春玉米丶大豆密植水肥精准调控丰产高效栽培模式」,24年其试验田测产结果显示,大豆理论产量达到390.93kg/亩(含水率13%),刷新了漠南地区的小面积高产纪录。

可这并什麽用,至少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

关键就在「小面积」这三个字上。

如果精耕细作,加上水肥光热充足,又没有遇到极端天气,加上种子比较好,要在实验田达到这个数据并不难。

可从小面积到大面积,才是真正的难题。

江淼先感谢了张志勇团队的好意:「各位的好意,我非常高兴,但是我们公司投资这个项目,自然是为了赚钱而来的,亏本的生意,我肯定不会做。」

面对一意孤行的江淼,张志勇心里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