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我看到了一切> 第160章 合理性的工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0章 合理性的工具(2 / 5)

中流露出一丝思考,他当然知道是什麽宏基因检测技术。

所谓宏基因检测技术,就是不依赖于微生物的培养,能直接从环境样本里提取DNA的一种技术,在获得环境之中的基因样品之后,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大量的基因序列信息。

该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研究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微生物(如细菌丶古菌丶真菌等),以及它们的相对丰度上。

另一个研究员也是从事转基因大豆育种的工作,他有些好奇地问道:「江总,宏基因检测确实可以快速获得微生物,甚至是一大堆细胞的基因,可如何分辨出来,目前大豆之类的植物基因,应该没有相应的快速分析工具吧?」

「我们公司自己设计的一个筛选分析模型,专门用在植物的基因快速分析上。」江淼倒是没有说谎。

他确实设计了一个专门用于分析植物基因的筛选分析模型。

这个模型的技术,很大一部分是他通过网际网路「渠道」,借鉴了全球各个宏基因检测软体和其背后的生物技术公司资料库。

江淼这大半年以来,可是恶补了不少的计算机知识,他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学习各种知识的速度非常快。

不过他没有重新设计一个新的软体,而是直接「借鉴」了一家大型生物基因检测公司的分析软体,然后改头换面一下,又整合了其他公司的技术和资料库,加上江淼自己总结出来的一部分基因规律。

这个软体在春节期间,江淼趁着休假,暗中完成了这个基因检测工具。

通过这个工具,可以快速分析出微生物丶植物和动物的基因系列。

听到海陆丰公司拥有这种基因检测工具,王教授自动脑补了一下,这个事情便合理起来,他心里面有些好奇:「江总,这个基因检测工具的检测速度和精确度如何?」

江淼娓娓道来:「我们在大豆方面的基因资料库比较齐全,1000份大豆的基因序列,大概在20~50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全部分析出来,并根据基因资料库同步进行匹配。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准确度大概在90%,这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筛选出集中了良性基因的大豆品种。」

「速度这麽快?准确度如此之高?」王教授人都快麻了。

虽然他知道,这种分析出来情况,肯定需要研究人员进行二次处理,可这也比传统育种快了十几倍以上。

当然,前提是有高效的工具和基因资料库,不然只能获得一大堆意义不明的基因序列。

要让宏基因检测系统高效获得准确度极高的结果,有三个前提,分别是:

分析模型。

计算机算力。

基因库。

三者缺一不可。

就目前而言,人类的计算机算力还算勉强够用。

而分析模型和基因库方面,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

江淼的分析模型,一方面是借鉴了其他科研机构和生物基因检测公司的模型;另一方面是他总结出37条基因规律,只要拿出一部分基因规律,套入到了分析模型之中,就可以让准确度丶分析速度大幅度提升。

而基因库的相关数据,则可以套用了鉴定面板储存的基因信息。

不过比较麻烦的事情,是这些基因序列的内容,需要江淼人工一个个输入基因资料库之中。

没有办法,谁叫鉴定面板和他的灵魂暗物质融合在一起,现在又没有可以准确读取脑电波的技术,自然也没有脑波数据传输设备。

就算是有这种技术,江淼也不会用,毕竟可以读取大脑信息的设备,谁敢随便往自己身上使用,特别是自己有大秘密的情况下。

这个工具目前使用起来非常不错,特别是对于类似于书雅这种掌握了基因规律,又没有鉴定面板的人,她可以藉助这个工具,进一步提升科研效率。

当然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