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产品价格太高,加上民众囊中羞涩,不然国内奶酪人均消费量,增加10倍都可以消化掉。」
「有道理。」李新华也认为这是国内市场萎靡不振的核心问题。
「我们的生牛乳成本,目前是每公斤3块钱左右,生牛乳制奶酪的产出率在10~12%之间,每公斤奶酪的生牛乳差不多成本为27块钱,而且生产奶酪过程中,还可以提炼出乳清蛋白粉,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综合价值。」
当然,这是指纯奶酪的成本。
如果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奶酪棒,其奶酪含量最高就55%,比较低的产品,甚至奶酪含量只有16%左右。
而这些奶酪棒产品往往卖到每公斤上百块钱的价格,比纯奶酪还高了近一倍,但是成本却只有纯奶酪的20~50%,妥妥的暴利,分明就是欺负消费者不懂,拿消费者当冤大头宰。
李新华和马千阳等人讨论之后,便决定开发奶酪产品。
要知道,目前赣南基地丶庐陵基地,每个基地每天差不多可以生产366吨生牛乳。
生牛乳产能越发庞大起来,库存积压的奶粉就越多,大包奶粉一般都是厂家才会需要,或者直接出口给国外的企业做复原乳丶奶酪之类。
本来国内的奶粉就产能过剩。
李新华接管英雄乳业以来,一直兢兢业业,但是对于库存的奶粉,他还是感到烦恼和担忧。
幸好他不是一个听不进意见的人,知道自己的能力一般,因此他经常和其他管理层开会讨论如何发展英雄乳业。
现在李新华就采纳了马千阳的建议,准备打报告给母公司,让母公司拨款给赣南基地丶庐陵基地,建设奶酪加工厂房。
就在李新华和马千阳讨论着如何规划奶酪产业的时候。
江淼打了一个电话过来。
「喂,老板!」
「老李,你最近要抽空去一趟漠南分公司。」
李新华瞬间反应过来:「去漠南分公司?公司是打算在漠南建立奶牛养殖场和乳制品加工厂吗?」
「嗯!」
「老板!漠南的奶牛养殖规模要多大?」
「至少每年维持10万头产奶奶牛,在五年内建设完成。」
「五年内?没有问题。」李新华一听到有五年发展时间,也觉得压力不大。
因为他已经在英雄乳业历练过,半年扩充了近3万头奶牛的养殖规模,要维持每年产奶奶牛10万头,那漠南养殖基地的整体奶牛养殖规模,就要达到20万头,分五年执行,每年就4万多头。
而且英雄乳业在目前已经有5万头奶牛,每年可以繁育出近2万头小牛犊。
也就是说,漠南基地的奶牛来源,以后会由英雄乳业自己繁育解决很大一部分。
「那你交代好工作,一个星期后过去漠南分公司那边,我会交代刘治本和吴松他们配合你。」
「好的。」李新华又想到刚才讨论的奶酪产业,赶紧趁机说道:「老板!刚才庐陵乳厂的马厂长向我提议,要发展奶酪制品,我认为这个产业大有可为。」
「可以,你打一份报告上来。」
「是。」
「你忙吧!」
「老板,再见。」
…
江淼挂了电话。
还在办公室的吕伟斌也想起一件事:「老板,说到新产业,我昨天回来后,发现随着专营店APP上线后,人参果丶草莓丶番茄的销售非常好,我认为可以考虑扩大生产。」
「老吕说得对,我也发现这个问题,目前公司的草莓大棚每个月只生产6万公斤草莓,这个产量和全国每年360万吨总产量比起来,还是太少了。」蒋海波这些天专门看过市场调研部的相关报告。
「市场调研部怎麽说?」江淼没有马上拍板。
蒋海波早有准备:「市场调研部说可以参考丹东草莓,目前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