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我看到了一切> 第177章 渐变(中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7章 渐变(中杯)(3 / 5)

做饲料。」

「价格呢?」

「田头价600一吨,差不多可以割3吨左右。」

张大山非常惊讶:「这?为什麽比玉米高了这麽多?」

「因为大豆豆子和豆藤比较值钱,要不是因为掺杂了三分之一左右的玉米杆子,单纯的大豆藤和豆子,一吨可以达到800左右。」张凡老舅弹了弹菸灰,随即补充道:

「大豆和玉米一起割,可以收纯玉米青料3吨,混有玉米杆的大豆青料也是3吨左右,一亩差不多可以卖个2520块钱,赚1800块钱。」

本作品由整理上传~~

张大山盘算着:「这已经非常不错了,如果三个月一收,一年可以收四次了。」

张凡老舅摇摇头:「农技员说了,不能这样种,地会受不了的。」

「老舅,海陆丰公司的农技员是怎麽建议的?一块地一年要怎麽种?」

张凡老舅从兜里的塑胶袋中,取出一份皱巴巴的技术指导手册:「他们说,咱们岭南地区一年到头都可以生长,但必须合理安排,比如从三月份开始纯种大豆,到六月中旬收割大豆;六月底混种玉米,到九月底收割玉米和大豆作为饲料;十月初混种华糯一号小麦,冬天气温低,加上小麦遮掩了一部分光照,小麦和大豆会到第二年的二月中旬成熟,可以一起收割。」

老黄挠了挠头:「种小麦?我们村近几年确实有推广冬天种小麦,不过亩产就三百多斤,收益太低了。」

「所以才要混播呀!」

张大山接过那一份农业技术指导手册,仔细翻看着,然后他看到一起收割小麦的那一页,眉头一皱:「老林,小麦和大豆一起收割,到时候岂不是混在一起?」

「不会,农技员说海陆丰公司有几台收割机是可以分离大豆和小麦的,就算混在一起,也可以过筛。」

老黄听得惊疑不定:「这样高强度种植,土地真的没有问题吗?」

「好像不会,听说是这个大豆的功劳,只要三年后,让大豆烂在地里,每年加上一些发酵的有机肥,就可以保证农田的养分。」

其实他们杞人忧天了。

不同于其他农作物,仙豆大豆不仅仅会通过根瘤增加土壤的氮含量,还会疯狂吸收化肥之中的磷钾等元素。

而国内目前的粮食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左右,剩下的60~70%化肥,一部分会沉积在土壤之中,一部分会随着降雨丶灌溉而流走。

仙豆大豆在大水漫灌过程中,就仿佛抽水机,但是它不仅仅会吸水,还会吸收水体和土壤之中的磷钾等元素,从而将这些元素富集到根块之中,作为生长需要的养分储备。

以岭南地区为例子,在种植过程中,如果是采用三季方案,那基本就需要下三次化肥,其中纯大豆不需要下化肥;玉米大豆混种的化肥使用量和一般单纯种玉米差不多;而小麦大豆混种,化肥使用量会增加10~20%。

之所以如此不同。

那是为了避免肥料浪费,冬小麦期间,由于岭南气候会变得相对乾旱,在施肥浇水后,磷钾基本都留在田里,其中小麦吃剩下的化肥,都被大豆吃了。

冬季大豆储存在根块的磷钾等养分,相当于大豆一季需要的2倍左右。

因此明年那一季纯大豆,就不需要下化肥了。

到玉米大豆混合期,之所以要施肥,那不是为了大豆,而是给玉米补充的,因为土壤之中容易吸收的那一部分磷钾,很大一部分都被仙豆大豆富集到自己的根块之中,玉米根系又没有办法穿透大豆根块,因此需要额外补充一次化肥。

但是在玉米大豆混种季下的化肥,会有50%被大豆吸收了,大豆根块储存的氮磷钾并没有被消耗。

按照这个情况,种植在岭南的仙豆大豆,每年根块会富馀1.5季左右磷钾丶1季左右的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