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丶读书之类。
搞得这麽严格,就是因为女娲系统非常重要。
目前虽然在测试验证阶段,可其中一个负责对接的保密科研机构,其实验的项目已经开始出成果了。
吃了午饭的张铭泉,拉着李向阳来到专门谈话用的保密会议室内。
「说吧!有什麽喜事。」
「魔都免疫与感染研究所那边,通过女娲系统在真菌上的分析功能,发现了马拉色菌的一个新靶点,这个靶点是之前没有发现的,不需要使用新的药物,只需要调整几种常见的化学成分,就可以高效抑制马拉色菌的繁殖。」
「马拉色菌?这麽快?」张铭泉非常震惊。
「其实是他们运气好,因为马拉色菌的研究比较多,才可以根据已有资料,发现这个特殊的基因靶点,其他细菌真菌丶动物植物,就需要继续完善基因数据和各种论文信息的录入。」
完善基因数据和各种论文信息的录入,也是张铭泉丶李向阳等人的日常工作,因为保密协议的限制,这里和外界的联网区域,也是与核心区物理隔开的。
连U盘丶硬碟之类都不允许带入核心区,只能用列印出来的纸质文件,然后手工录入资料,这也是研究员的老婆团在做的工作。
张铭泉脑海中浮现出女娲系统的各种应用设想:「看来女娲系统的分析能力非常强大,其分析模型中的核心规则,竟然可以找到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基因靶点,这对于育种丶靶点治疗非常有用。」
李向阳站起来,从铁柜子里面取出一份文件,递给张铭泉:「还有一件事,这89篇关于基因治疗的论文,存在严重的错误数据,目前5个微生物类保密研究所已经进行了二次验证,都倾向于论文造假或者理论存在根本性错误。」
闻言,张铭泉赶紧打开文件,翻看了一下论文目录。
他看得目瞪口呆,因为目录上面的论文,不乏国内外的顶刊论文。
其中就有张铭泉所研究的那个领域,那个领域的一个大牛,有一篇被引用了上千次的论文,竟然认定为造假。
这太严重了。
因为这种核心论文出问题,就意味着引用了这篇论文数据或者理论的论文,也跟着出现问题。
其实出现这种问题再正常不过了。
学术界造假的事情,这可不是国内的专利,而是全世界的学术界都在搞。
特别是欧美一些研究机构,由于受资本影响非常严重,他们在幕后资本的影响下,有时候不得不「修饰」论文的一部分数据,让论文看起来符合资本的宣传需要。
比如菸草丶白糖丶酒精丶牛油果丶果葡糖浆和各种千奇百怪的保健品,如果以这些东西作为关键字,专门去搜索相关论文,就会发现很多结论南辕北辙的论文。
有些时候,这些科研论文也不一定可信。
特别是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保健品,说什麽机构研究之后,发现这种食品的抗氧化能力非常强,就认为可以延年益寿。
然而如果认真去研究,就会发现这种东西抗氧化能力是在细胞外的表现,而其进入细胞和染色体的比例非常小。
这就是常说的生物有效利用率。
一个抗氧化成分在细胞外的表现再好,如果不能进入细胞内部,或者进入量极其少,那压根就没有什麽卵用。
现在好多国外的保健品,都是这种套路。
这也是国内对于国外保健品进入的审核,会表现得如此滞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国外在食品丶保健品丶药品丶添加剂上的造假,有时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办法判断这些东西的庐山真面目。
毕竟那些生产企业背后的资本,早在一开始的科研论文上,就不断进行造假,将整个产品的论文堆砌得非常庞大。
就宛如那些运行很久的软体,其系统内部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