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我看到了一切> 第200章 日薄西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0章 日薄西山(3 / 4)

0亩左右,少个别有上千亩的种植规模。

因此近期很多菜贩子,发现他们订不到菜了。

其实这非常正常。

菜贩子并没有什麽优势,特别是面对海陆丰公司这种产地直销的模式,他们除了使用盘外招之类的手段,其他正常手段是没有办法击败海陆丰公司的。

从本质上来讲,海陆丰公司的农业合作事业部吃的利润,就是二道贩子的红利,砍掉中间商之后,农户反而获利了不少,消费者也吃到了价廉物美的蔬菜水果,公司还有从中赚钱。

遭到打击的群体,就是二道贩子和菜市场的菜档。

其实这种事情也不止海陆丰公司在做,比如几个电商平台丶外卖平台,都在悄无声息布局着农产品的直营零售,那些价格低廉的蔬菜水果,就是从这些渠道渗透出去的。

只不过,比起海陆丰公司的策略,电商平台选择了通吃,一边利用体量优势,压低收购价格;一边利用网络渠道和各种优惠,不断吸引消费者。

但是电商平台的策略注定农民无法获益太多,甚至可能会被平台拿捏。

比起一盘散沙的二道贩子,平台的体量太大了,一旦形成垄断,这意味着很难摆脱平台的管控。

出现这种发展趋势,其实也是和菜市场摊贩自己作死有很大关系。

缺斤少两丶价格虚高丶货不对板之类的情况,在菜市场上屡见不鲜,这导致很多人不喜欢去菜市场购买东西。

有时候宁可去超市购买,也不愿意去菜市场当冤大头。

网际网路企业就是看到的这个薄弱环节,打算将菜市场取而代之。

很多人或许会认为那些网际网路大厂是在异想天开,菜市场还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很难被取代。

然而,很多人都没有看到使用网际网路购物的群体,与去菜市场购物的群体,两者存在明显的年龄鸿沟。

经常去菜市场购物的群体年龄普遍比较老,属于夕阳群体,这些人会逐渐老去,这意味着菜市场的消费者会越来越少。

被网际网路购物薰陶了十几年的新生代,那些三四十岁的群体就算是老了,他们偏向于网际网路购物的观念,并不会消退,甚至可能会变本加厉。

就如同电视机,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边缘化电器一样。

菜市场在未来也会成为一个边缘化的产业,因为支撑其这个产业的消费群体正在消亡,消费群体越来越少,菜市场只能跟着衰败。

没有办法,菜市场这种产业早已经在时代的潮流之中,被各方势力给玩断了根。

一方面是菜市场的档口租金越来越高,以江淼所在的汕美城区为例,一个两三平方米的档口,一年租金就要上万,一些热门市场,甚至要几万块一个位。

高昂的租金就吃掉了摊贩的很大一部分利润。

另一方面就是菜市场管理非常混乱,基本就帮钱不帮理,消费者被一部分摊贩坑了之后,很多都是不了了之。

这种情况加剧了消费者对于摊贩的负面情绪,很多人被坑了一两次,肯定不会一直上当,这就造成了客户不断流失。

如果没有网际网路购物的出现,或许菜市场还可以凭藉其垄断地位,让消费者捏着鼻子认了。

但是随着网际网路购物的兴起,菜市场的垄断地位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一边还是死性不改的坑消费者。

另一边又面对网际网路购物的抢占市场。

相当于不停的失血,又没有得到新的补充,只能一点点走向消亡。

网际网路大厂纷纷进军卖菜行业的市场判断,就是基于这种逻辑。

因此哪怕是海陆丰公司不进入这个市场,菜市场的市场一样要被各大网际网路企业吃干抹净,这就是江淼毫不犹豫选择入场的原因。

你不吃,别人一样要吃。

江淼不出手,菜市场同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