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我看到了一切> 第240章 把握机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0章 把握机遇(4 / 5)

技术的更新换代,就可能快速落后于竞争对手,从而被市场淘汰。

而海绵电池、改性豆丝材料,就是可以改变无人机行业的新技术。

如果大姜创新没有关注改性豆丝的出现,而其他竞争对手察觉到了,对方很容易通过这种材料,让无人机自重减少,提升续航性能和有效载荷。

这就是一个危机。

掌握住了,就是机遇。

掌握不住,那就是危险。

这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市场不会等待你慢吞吞的追赶,一旦被竞争对手反超,就可能出现断崖式崩溃。

就如目前国内的十几个电池生产商,虽然可以凭借国外的锂电池市场,和家用电器、手机的锂电池,继续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但他们如果不想办法,估计不用几年就会崩溃。

然而包括汪韬在内的不少企业家,都不太看好固态电池的前景。

为什么汪韬有这种判断,原因就这原材料供应上。

固态电池太依赖稀有元素的供应了,这个情况注定固态电池的生产成本压低不下来。

毕竟稀有元素又不是只供应电池产业,还涉及到其他高精尖产业,比如半导体、医疗设备、科研设备、航天航空、核电等,都需要使用到稀有元素。

汪韬可是一个理工男,他太清楚稀有元素的价格,反正未来几十年内,是不可能出现白菜价的情况。

至于什么石墨烯电池之类,这东西就ppt好看,就算是性能达到了,估计生产成本也低不了,毕竟工艺太复杂了。

而海陆丰公司的海绵电池,大姜创新由于建设了一个海绵电池组装厂,对于海绵电池各个部件的成本非常清楚。

海绵电池的零部件中,价格最高的成本,是作为内胆的氮化铝,其他零部件在大规模采购的情况下,加起来还不到总售价的百分之一。

至于核心的海绵结构,这东西是通过微生物生成的,成本估计高不了多少。

也就是说,固态电池的成本再低,也比不了海绵电池。

现在很多行业确实并不看中电池的性能,而是看中电池的性价比。

比如现在大规模应用在储能系统的海绵电池,性价比几乎是拉满了,达到了度电成本0.02元,这个成本显然这不是一般的电池可以撼动。

“汪董,尝一下这个店家送的榴莲。”

陆地的声音,打断了汪韬的思绪,他看向桌面上的榴莲:“这边的榴莲都便宜到随便送了吗?”

“毕竟是产地,估计明年暹罗的榴莲要崩盘。”陆地幸灾乐祸起来。

李领峰说着自己小道消息:“暹罗最近确实着急了,不过好像上面不太待见他们?”

“不解决电诈和拐卖问题,估计不会给他们好脸色。”汪韬拿起一块榴莲。

“确实应该教训一下那些家伙。”陆地也笑着拿起一块榴莲肉:“海陆丰的榴莲至少安全,国外进口的榴莲,我们可看不到他们如何处理。”

“陆总说得对,海陆丰公司的东西质量确实好,他们敢让人随便检测,就是底气。”

浅尝了一块榴莲,汪韬拿起纸巾擦了擦嘴:“我们的无人机要尽快推出改进型号,琼州那边的货运无人机市场正在快速扩大。”

陆地点头赞同:“我也是这样认为,在性能几乎翻倍的情况下,无人机在山地的货运价值也提升了很多,加上现在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农业运输无人机的市场大有可为。”

汪韬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老陆,我听你说,前几天海陆丰公司注册了一家飞艇制造的子公司?”

“确有其事,我估计他们是打算利用海绵电池和改性豆丝材料制造飞艇,如果飞艇自重可以减少一大半,那飞艇的运输能力就可以大幅度提升。”

对于这一点,已经在无人机上进行过新材料测试的大姜公司非常清楚,既然无人机可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