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五十章 成本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章 成本问题(3 / 5)

海建设输水管道,来到山海关西北方向的祖山,借助青龙河河道建设阶梯水库,向北逆向输水,其中祖山段大概只需要建设5公里输水管道。

到青龙河源头的三十家子镇,向西北跨越山脉,同样是建设5公里输水管道,就可以抵达老哈河上游源头的黄土梁子镇。

这样一来,全线只需要建设10公里左右的输水管道,加上每一个阶梯水库的低成本抽水站。

不过这个成本仍然很高。

如果真要应用在远距离低成本输水上,只能期待工艺成熟和改进之后,让特制输水管道的成本可以降下来,不然远距离输水肯定玩不转。

当然,这并非真的没有办法。

比如通过挖掘隧道,替代特种输送管道,加上阶梯水库逐级向上提水。

而碳化硅纳米管只需要在沿海源源不断提供淡水,以及在阶梯水库,建设几十米的抽水管。

那碳化硅纳米管道的使用量将下降到几百米左右,10米直径的抽水管道,每米长度的投资成本大概就是392.5万元左右,后期大规模生产还可以压低一些。

不过其中的基建投资却提上来了。

输送隧道、阶梯水库,这些投资大概需要几百亿。

如果布置100条这样的管道,每年输水54亿立方米,按照最节约的方案,整个项目投资大约在2000亿左右,项目预期可以高效运行40年,每年折旧费50亿,收益为54亿立方米淡水,平均每立方米淡水的投资成本为0.925元。

明显还是偏高。

除非特种输水管道的成本下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那每立方米淡水的投资成本才会下降到0.39元。

对于这个情况,江淼并没有太失望,毕竟饭要一口一口吃,他向张树立团队嘱咐道:

“你们团队接下来的任务,一方面是配合公司,对这个产品进行工业化量产。”

“没问题,老板。”张树立宛如小鸡啄米。

“另一个任务,则是想办法降低碳化硅纳米管和特种输水管道的生产成本,在同样需要和生产部门配合。”

“是。”

海陆丰公司有专门的技术工业化管理部门,即技术应用部。

这几天技术应用部的人已经行动了起来,一方面是组织相关研究人员,研究高效率、低成本的量产工艺;另一方面,则是让人事部尽快安排人员,组建一个全新的事业部,来主导该项目的深度开发和商业化营运。

此时这个部门的经理王安国、副经理宋孝杰也在这里。

同样是技术研发出身,却长期从事工业量产管理工作的王安国,比单纯的科研团队,对于技术量产方面,更加有心得,他这几天已经看了特种碳化硅纳米管的技术。

“老板,这是初步的改进方案,请过目。”

江淼边看边问:“你们还真是有效率,不到三天就拿出了3个改进方案。”

“术业有专攻,张博士并没有主导过专业的技术投产规划和工艺改良。”王安国笑着说道:

“第一个改进方案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实现的,碳化硅纳米管道在输水管道中只占30%左右,剩下的70%为环氧树脂,但环氧树脂并不一定需要完全填充管道内部,我们的工程师计划采用发泡泡沫,作为中间的填充材料,既可以起到保温和支撑的效果,还可以减少整体重量和成本。”

江淼已经看到了这个改进方案的预估参数;减少32%的重量,每立方米减少成本8000元左右。

“第二个方案,是外壳和密封合金环,原来的工艺在实验室自然无伤大雅,但是这工业量产中,显然是不适合的。”王安国侃侃而谈的继续补充道:

“因此我们采用了公司的新材料硅藻豆丝,这东西可以一体成形,加上密封圈之后,完全符合要求,预计让整体重量再下降35%,同时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