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的通道,也是藏省水源的生命线。
即如果阿三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修建水库大坝的话,就可能将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的通道封住,尤其是大坝建在大峡谷最狭窄的地方,就相当于在水汽通道的咽喉位置筑上一道铁门,阻挡住水汽的通过,严重影响印度洋水汽向内地的输送,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藏省乃至西北地区的气候。”
迎着赵希涛饱含怒火的目光,郭阳质问道“所以,你为什么会反对红旗河呢?”
“你……”
“是工程太难了吗?”郭阳自语道“毕竟自流线路经过藏南和缅甸,按你的想法,就只能修超长隧道,但现在又不具备实施条件,所以就泄气了,对吧?”
赵希涛叹道“嘉禾难道就能有解决办法?”
“现在还没有找到,但嘉禾在为之而努力。”郭阳笑道“只是我们希望能再多一份力量。”
“我帮不了什么忙。”
聊到这里,赵希涛已然明白,这年轻人就是来邀请他加入这一大胆的‘构想’中来。
他是真不想修红旗河吗?
如果可以,他自然不想破坏雪区的地理环境,但相比于被阿三破坏,国家民族被阿三拿捏,他更愿意把这一切掌握在自己人手里。
然而,想开发雅鲁藏布江,藏南是一个绕不开的点。
“现有的条件下,想从雅鲁藏布江调水,只有修建超长输水隧道,这你应该找工程院和水利院的人。”
郭阳笑了笑,说道“赵老觉得修隧道这个方案,技术条件能达到吗?”
“达不到。”
“所以只能另想他法。”
赵希涛挑了挑眉,开口道“你是想让我重新设计一条输水线路?”
“为什么不可以呢?”郭阳没有着急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以你的经验来看,还有可能存在其它线路吗?”
赵希涛端起茶杯,身子靠在了桌椅上,回忆起了这些日子的思考。
其实从红旗河‘构想’出来后,他就一直拉着地质院的小年轻魏乐军在研究红旗河。
为什么是他第一个指出王浩院士团队自流线路的漏洞?
因为他在意啊!藏南那块地,他曾数次站在大山上眺望,虽然看不到,但他知道它就在那里,只是华夏的学者进不去。
敌方不仅在这里部署了一个5千人的侦察营,还有一个中队的苏30战斗机,以及不断加强的各式武器。
而华夏的后勤困于天险,运不过去。
藏南六县,最好的9万平方公里土地却控制在他国手上。
而偏偏红旗河最佳的自流路线要流经这里,所以赵希涛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
自流线路行不通。
所以他发文完全否定了该线路,并结合自身的经历提出了万不得已的两条线路通过超长隧道输水。
这同样在短期内不具备技术实力和经济条件。
这会儿,郭阳问他还有没有另外的调水线路,这让赵希涛陷入了长考。
郭阳也不急,慢慢等待。
他甚至还把带来的一份地图,平铺到了桌面上。
赵希涛没看地图,而是想起了一件事,
“其实在1994年,就有人提出过南水北调大西线构想,也被称为朔天运河。
从雅鲁藏布江上游的的‘朔玛滩’起,沿3588~3366米的高程,串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大渡河,至阿坝由贾曲入黄河,调水2000~3800亿立方米;
不过这一工程也只是宏观设想,研究深度也不够。”
郭阳没想到还真可能存在这样一条线路,一时之间愣了愣,缓了会儿,才说道
“意思是还存在其它线路吧,赵老有没有兴趣研究一下?”
“有这功夫,还不如想一想先怎么收回藏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