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吨的润滑油厂。
在省政府的安排下,嘉禾生化和这座厂顺利达成了合作。
紧接着,又通过这个厂,和诸多下游的私人加油站和石油销售公司达成了协议。
这时,麻风树的采摘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
一车车果实被不断送到炼油厂,压榨后形成植物油,植物油再通过酯交换法生成生物柴油。
这时候就可以自己按比例调和,或者外售给中化等企业调和。
这天,郭阳和方晓章出现在了田东的炼油厂,眼见油罐车通过火车铁皮运往中化的石化基地。
郭阳道“没有自己的石化柴油原料,调和燃料还是有点被动。”
方晓章说“所以三桶油才想逼嘉禾呢。”
郭阳又问“田东石化可以改造设备,其它地方小型炼油厂有没有可能呢?”
国内大大小小经过国家正式批准的炼油企业有八十多家,但很多都是苦于缺乏油源的地方炼油企业。
而原油进口也是配额制,大头在三桶油手上,形成了实质性的垄断。
而调和生物柴油燃料,生物柴油有了,但石化柴油才是占比的大头。
去年产量少,问题不大。
今年产量一上来,再加上配套政策没同步,就给了三桶油威逼嘉禾的机会。
方晓章又说“调和的设备不难,中化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完成了改造和安装。
但其它炼油厂还在观望市场对生物柴油的接受程度,自身原油来源也不稳定,除非有桂省这样强力的行政干预,否则这些地方企业都不愿意冒风险。”
郭阳点了点头,不再强求,现在的应对手段已经极其丰富。
“要是能直接使用b100就完美了。”
“未必没有可能。”
对这一点,两人都挺有信心。
限制生物柴油推广的最大因素是成本,如今这一点解决了,又免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没理由推不动。
只是国内在催化剂的研发和应用上落后,又没有生物柴油专用车型,长期使用b100对发动机的损伤太大。
也是抹黑者主攻的点。
用户调查上,很多人对生物柴油有疑虑,也多是选择了‘吃不准品质’等理由。
不过现在嘉禾早就把筹码分散了,中化的零售渠道对嘉禾已经没有那么急迫。
随着最近嘉禾集团内部齐心协议,纷纷发动资源,以及郭阳这段时间在陇省、桂省等地的活动。
愿意对嘉禾伸出援手的人也超出了郭阳的想象。
这可能也和嘉禾很少吃独食有关。
做什么事都是从行业生态的角度出发,作为多个领域的龙头,嘉禾很少排挤对手。
反而往往是想着把市场做大。
比如乳业,在三聚氰胺事件中,河西乳业其实有机会将很多企业的发展扼杀,至少口碑没那么快好转。
然而,河西乳业没有纠结于一城一池。
在多个品类取得绝对的领先地位后,反而回头拉了身后的人一把,不吝于放出优质的奶牛品种和牧草,改善了国内乳制品行业的整体口碑。
河西乳业的市占率虽然稳居第一,但占比一直维持在25%左右。
只不过一个产值1000亿和产值2000亿的乳制品市场,占比25%也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当伊利旗下的物流车队也伸出援手时,郭阳既感惊奇,但也能想得通。
这样的例子不少。
单看帮不上多大忙,却很能提振士气。
聚集在一起,能消耗的柴油量就比较可观了,至少给了加油站时间长达几个月乃至半年的缓冲时间。
那时,政策什么样就难说了。
抹黑就抹黑吧。
反正现在嘉禾不急,有足够的时间给用户验证生物柴油的品质。
一起考察了下工厂,两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