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心里想的也是老爷子会不会救他们。
由此便能看出亲疏远近。
还有卷二·六十九章,小道问他,是不是来过城东秘宅。
【沈国良】
老五是叛徒的伏笔和暗示章节很多。
卷一·二十章,老五的背景是杜家土匪内乱,少主平叛,老五出逃。
说明他已经当过一次叛徒。
卷一·五十六章,江城海盘问赵灵春,示意老五盯梢。
刻意强调过,赵灵春身上从此多了一双眼睛,江城海不死,这双眼不闭。
卷二·五十二章,老烟炮和铁疙瘩在会芳里认出赵灵春,第一个有反应的就是老五。
卷二·六十二章,老五知道赵灵春身世后,陈万堂点破了赵灵春的身世。
有个读者,在这里就已经猜到了。
看得认真,提出表扬,哈哈!
【赵国砚】
很多读者说,劝降赵国砚的桥段,很尴尬。
我承认,确实非常生硬,极其生硬,这个桥段,我给自己打零分。
但我认为,这纯粹是因为我自己没写好,渲染、铺垫得不到位导致的,并非是理由不充分。
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形。
陈万堂反水失败,相当于被白家当枪使了,赵国砚独自一人孤悬在外。
赵国砚枪打冯保全,得罪了许如清;弟兄杀入江宅,得罪了江城海;顶头大哥反水,得罪了周云甫;陈万堂跟苏家有仇,他投奔不了;白家耍了陈万堂,他不会投。
三大家都结了梁子,没人能保他,只有江、胡二人愿意留他,他才能活命。
有人说小道武力不够,没打过赵国砚。
这不准确,单拼拳脚,小道的确打不过沧州挂子行。
但小道是要生擒,假如以死相搏,赵国砚至少已经死在小道手上两次了。
详情参考卷二·六十八章。
但我不否认,劝降的确是个相当生硬的桥段。理由充分,但没写好。
关伟最后为什么由赵国砚过去看望呢?
因为老六曾经差点儿杀了他。
小妍派赵国砚去,不必担心他会心软。
小妍比较会用人,有很多细节可以作证,在此不展开了。
【刘雁声】
刘雁声在卷二终章归附江小道,有点唐突,因为我中途改了他的故事。
原本的设定是,谭仁钧在大鼠疫中病死,刘雁声命悬一线,吊着一口气没死,后来偶遇江小道,被安置在了江宅,捡回一条命,从此归顺,并且在供出会党名单时,他也出了一份力。
这个情节脉络,更为合理。
但是,当时有不少读者反馈,节奏有点慢,主角有点边缘化,所以就改了。
因为第二卷前半部分,小道确实戏份不多,比较边缘,他要留到后半程发力。
现在回过头想,有点后悔,应该按照原定设定走。
而且,后来又有其他读者反馈,鼠疫的惨烈没有表现到位。
嗐!两难呀!
…………
下面再说彩蛋,其实也算伏笔。
这本书,存在跳订的情况,但不严重。
我不能违心的说自己没有兑水的时候。毕竟,有时候差个两百字凑整,也就硬写几行了。
但绝大部分情况下,我都尽力做到言有所明、意有所指,不作过多闲笔。
我要向绝命毒师看齐,处处是伏笔,人物登场就要有效力(我在吹牛逼,别当真)!
下面说几个彩蛋。
【香烟画片】
本卷第一章,江小道买香烟,收集画片。
强调了小道已经集齐了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此处寓意奉天周苏白三大家。
随后,小道开出一张“大闹天宫”,寓意小道将是其中的搅局之人。
好吧,这不算是一个特别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