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民国江湖二十年> 沪上篇结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沪上篇结语(3 / 4)

这些小彩蛋也没啥大用,不必深究,我只是觉得,即便读者不深究,这些小彩蛋,也会在潜意识里不断加强某种预感。

这时候,就会有人说:咱看网文,就图个爽快,谁想在这找憋屈,傻逼作者,文青病,溜了溜了。

提前声明,商业写作,没那么清高。

说来说去,还是那个老问题,这是土著主角,从一开始就是这么签约的,我就只能按照通俗小说那么写。

如果主角有挂,我还整这么一出,那您可以说我犯病,但他没挂,没挂就需要考虑很多逻辑性。

比如,沪上篇最主要的作用,除了关乎某个角色的结局,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让小江对自己的处境,有个更深刻的认识,并以此做出改变。

改变需要理由,必须是吃过大亏,以后才能长记性。

其次就是关于这本书的整体基调,从一开篇,它就是偏晦暗、冷酷的调性,能看到这里的读者,大概是能接受这种基调的,所以这剧情应该不算特别突兀。

而且,我已经事先声明过了,本书不会改变真实人物命运。

有读者说,你写的是架空历史、平行世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吧!

想简单了,如果仅凭“架空历史”、“平行世界”这几个字,就可以规避风险的话,那起点所有民国文都应该解禁,甚至根本不该被封。

小征缺米,一年多的心血,生计问题,不冒险了。

到现在,还有很多新读者说:土著,不能随意写,那还有什么可写的?

这一棒子把所有演义小说都拍死了。

只能说大家兴趣不同,我一直觉得,想要体验改变历史的快感,与其看网文,不如玩儿两把文明6。

陈立宪到底是不是叛徒,我也不知道,故意模糊处理,是因为不想又走回抓内鬼的老套路,没意思。

但斧头帮落在陈立宪手里,这没啥问题,因为历史上的王老九,原本也不是时时刻刻都管着斧头帮。

“闹天宫”这个角色写不过来了,笔墨有限。

他的设定是佛山人,所以他原本应该要跟沧州虎逼干一架的,南北武林,碰一碰。

但要再写下去,真就喧宾夺主,没完没了了。

有个叫“海客”的看官,在“富贵乱中求”那章评论过:提前交代下杜的选择,以免**时,笔墨照顾不周。

他懂我,我哭死!

书里的势力划分,也有一定依据,但时间对不上。

参考《沈醉回忆录》里的介绍:

“有一个使其,各帮在沪上的势力范围大致如下:老城区是本地帮的基地,应发租借内有一部分地区可以去游击;公共租界的虹口区是粤帮的范围;英租界有一段归浙帮;十六铺一带归皖帮。”

“当时沪上本地帮对外来帮很不满意,认为外来帮在和他们抢饭碗,彼此间仇恨很深,经常发生斗殴。外邦到沪上抢码头,曾牺牲过不少性命才打出天下,帮会头子们……经常还要‘吃讲茶’进行谈判,重新划分区域。”

闯虎偷珍珠项链那个手法,也出自这本书的介绍。

反直三角同盟,早在1921年底就开始了,只不过第一次直奉大战,孙卢没有机会配合。

奉皖粤是大背景,小江归奉,王老九和三大亨归皖(他们有段时间的靠山都是卢),粤帮不用说了。

离开沪上,小江坐船要看海,江河湖海,下半卷本书最后一个主要角色了。

八大潮帮确有,人物都是虚构的,八人姓氏连起来,谐音梗:万马同槽,终归一红。

啥意思,不用说了。

还有其他的么?应该没了。

【剧透结束】

再说有人觉得剧情拖沓。

这事儿吧,主要还是跟我更新有关,一天四千字,再怎么推进,好像都不尽兴。

第三卷中期以前,我还能大致保持两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