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营建设收尾工作还需要四五天时间,于是趁着这段时间,刘玉桃就着手准备冬小麦的种植。
村里人符合条件的大多数都选择跟刘玉桃种植冬小麦,于是在收割完之后,大家也是马不停蹄地耕了地,因此刘玉桃家曲辕犁都一直轮班外借,没有空闲下来过。
村里有余钱的人家也去李铁匠那里订了曲辕犁,知道用牛和曲辕犁搭配犁地,一天能犁是6亩地的时候,那些因为修路、建训练营发了小财的人家也狠心买了牛。
一时之间,村里牛声渐起,有那活络心思的便将牛和曲辕犁按日出租,大家怕赶不上种冬小麦,便抢着租借,犁地的时间倒是比往常少了一半时间。
在修建训练营的同时,佟村长家的食铺也成功在码头开了张,卖的吃食都是刘玉桃教的新奇吃食,生意很是红火,收益几倍几十倍地往上涨,现在一个月最少也有30两的进账。
为了吃饱,北方的先辈们不是没有尝试过种植冬小麦,可是每次尝试导致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土地肥力减少,然后就是第二年粮食的减产,久而久之大家便不敢轻易尝试。
刘玉桃当然知道土地肥力跟不上的后果,所以还没收割前,她才走遍全村的良田,一一观测哪些地方适合种植。
对于适合种植的,刘玉桃则教大家如何提高土地肥力,如山间腐烂的树叶,沟里的黑色淤泥,还有焚烧麦秆的草木灰,这些都是天然肥料。
为了多得一些农家肥,刘玉桃甚至还找了县里的夜香郎购买了好几车夜香,拉到村子里的时候,都臭醒了好多人。
可架不住佟村长支持刘玉桃啊,加上她“福娃娃”的头衔,大家便忙前忙后地陪她折腾。
刘玉桃让人在田间挖了几个大坑,将买来的夜香倒进去,加入水、草木灰、腐叶和动物骨粉进行发酵,整个过程持续了两三天,当翻开盖子的时候,大家见原本臭气熏天的夜香变成了上好的肥料,哪里还嫌弃脏,于是纷纷像刘玉桃一样也找上夜香郎。
一时间,县城的夜香紧俏了起来,生活贫苦的夜香郎日子倒是好了许多。
冬小麦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收获。
此时才到8月上旬,虽说还未到种植时间,但是刘玉桃并不准备等到9月才开始。
因为她知道的种植和收获时间都是现代的知识,她以前的那些经验对于这个世界是头一遭,况且她还要在来年四五月份种上水稻,所以她必须在8月中旬前完成种植。
在教完大家发酵肥料后,刘玉桃便抽出身来看训练营的情况。
训练区按照现代操场的设计做了很大的一个操场,学员们每天来上课前,都要先围着操场跑上10圈,然后分成文化课、打猎常识课、武艺课分批上课,这样能很大程度地利用教室和现有的教学资源。
最大的那间教室,目前正在上文化课,100多个10到15岁的少年们萎靡不振地跟着刘启念三字经。
刚刚经过10圈跑步的摧残,在听到刘启温柔的念书声时,身体的睡意更加浓烈。
也有那儿精神奕奕的,巴不得把刘启说的每一句都刻进脑子去。
按说刘启的伤还没好,他是不愿意折腾的,但架不住刘玉桃和王大丫的哀求同意了。
于是每次上课前,王大头便来背刘启,上完课后就送他回来,每天也就三节课,一节课才半个时辰,对于在家闷坏了的刘启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公归公私归私,刘启虽然爱女心切,但是却不想抛弃原来的学生,他还是希望能把自己的学堂开起来,要是教出个把栋梁之才,他也不缀了“举人之名”。
于是便和刘玉桃商量,让她赶紧找人来替,既然他现在已经勉强能动,他还是想回自己的学堂教书,免得他误了子弟,心不安宁。
谁知刘玉桃一听,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