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我王万年> 2. 质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 质子(2 / 4)

又小声提醒,“恕儿不该如此,你是郑国公室的姝女,言行举止要有规范,若是回到郑国,国君见你言行无状,会训斥于你。”

郑恕:……

所有人都知道她是她的母氏与兄长齐王乱/伦生下的孩子,齐国给郑国戴的行走的绿帽子,郑国国君气恼得恨不能掐死她,干脆扔来缙国当质子,质缙五年郑国没有派遣使臣过问关照一句,这样的情况下,向姬竟然还认为郑国会把她们接回去。

郑恕无语得低头吃饭。

片刻后问了一句:“师傅何时回来?”

向姬掰着手指算了算,“焦斛大侠去了已有两月,照他的说法约有半月便回来了。”

郑恕没再说话。

与齐襄公诸儿和他的妹妹文姜的混乱关系一样,郑恕的生父可能是她的舅舅齐王臼儿,不过文姜嫁的是鲁桓公。但在此世界,郑恕的母亲仲姜夫人嫁的是至今不敢僭越称王的郑国国君,虽同是齐姜,却并不是周朝姜子牙的后人。此齐国的祖上乃是大梁的一个将军,受封在齐地戍守,对抗东夷人,后来梁朝衰微,诸国僭越称王,齐国也称王了。

不同于周朝宗法制嫡长子继承,这个大梁为宗国的世界还有一条“诸嫡比君”的规则,即一国的最高权威是国君,嫡长子为储君,其余嫡子为小君,有嫡立嫡,并不是嫡长子的嫡,而是嫡出的嫡,无嫡才能立长,即一个庶子想上位,要么国君夫人无子,要么得杀完诸嫡才能上。

这是由于各国之间相互联姻,君夫人代表的是另一个国家的利益,陪嫁的媵臣可以在国中为官,君夫人所生的嫡子有母舅之国的支持,为了防止嫡长子发生意外,君位落到庶长子手里影响联姻两国的关系,才有诸嫡比君这个规则,诸嫡之间按长幼顺位继承,在内政外交关系上诸嫡拥有代表国君的身份,若君夫人无子,陪嫁媵妾所生之子也是君夫人的孩子。

且在大梁朝最初,还保留着上个王朝的影响,女儿还未完全沦为工具,享有部分继承权,公子王子的称呼并不是男子专属,而是子嗣之意,王的孩子皆称王子,公爵之子皆称公子,所以诸嫡比君在最初,没有男女的分别,女公子也为小君,有的还能享有实际封地。

但七百多年过去,随着权势的起伏,有了公主与公子的区别,公主的政治地位逐渐下降。

后来,庶子也并不都是普通姬妾所生,还有可能庶子的母亲也是他国的公主,庶子也有了支持的势力,诸嫡比君的继承规则也逐渐被打破,只流于表面。

在郑国已经有君夫人和嫡长子的情况下,缙国还嫁了一个公主过去,就是打着缙国公主生下孩子后,扶持她的孩子上位从而控制郑国的主意。

按人质的要求而言,各国的质子应当是本国最有受宠或者最重要,最有希望继承王位的人,通常都是诸嫡公子王子,但郑恕是个意外。

郑恕名义上的父亲——郑国国君郑鲢,不甘心被齐国控制,尤其他的大舅哥齐王还给他戴了顶举世皆知的绿帽子,于是又娶了缙国的公主,乐于看齐缙两国相争。

郑国国君郑鲢看她不顺眼,又不想太顺服缙国,就利用诸嫡比君这个理由,让她以郑为氏,称为公子恕,称郑恕是他和君夫人嫡出的唯一女儿,诸嫡比君,她也能代表郑国,当成质子扔来缙国。

缙王当然不满,但缙国的公主已经嫁过去了,也就忍了质女这件事,何况郑恕其实有可能真是齐王的女儿,齐王还没有子嗣呢,对郑国无关紧要,对齐国齐王可未必。

不过她这个名义上的郑国质子,并没有其他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