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门户能走出一位娘娘。他们做亲戚的自也跟着享福,家里慢慢过上了富贵日子,吃穿不愁。
明氏有时候想这便是老天爷保佑了,再不敢奢求太多。
譬如眼前这桩“泼天的富贵”,薄太后意欲从母族选一位小娘子做太子妃。
胡氏拨了拨手腕上的玉镯子,眼珠子转了转笑道:“嫂嫂想什么呢?半晌也不出个声。”
明氏才回过神来,她笑了笑语气平和道:“太后娘娘念着家里自然是好事,咱们合该感恩。只是这富贵,我却只知都是险中求。外头人瞧着好,内里的艰难却不得而知。”
她这人从来都是知足常乐,眼下的日子已经很好,便不再贪恋多的。
比起让长女微澜嫁入皇室,她更愿意女儿活的松快些。
胡氏撇了撇嘴,有些不屑。这位大嫂总装的无欲无求一般,这也不在乎那也不在乎,真是惺惺作态的很。
送走了胡氏,下人禀报大娘子来了。明氏揉了揉太阳穴,抬眸便见一青衣少女款款而来,她容颜清丽,面庞白皙细腻,端的是十成十的美人胚子,嘴角含着一缕明快的笑意。
“给阿母请安。”薄微澜行过礼才跪坐下,端正身子道,“阿娘吩咐的那些账本我已经看过了,有问题之处都圈了出来。待晚些时候阿娘再瞧瞧,若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再改。”
明氏目光中掩不住的骄傲和自豪,这是她精心呵护养大的女儿,是这般聪慧可人。她用心教导她这些管家之事也只是期盼女儿能寻一门当户对的门第,健康舒心过日子。
可薄太后的意思不能违背,家里这些姑娘中凭心而论,终归是微澜被挑中的可能性最大。
这般想着,明氏的心情再也高兴不起来,她勉强扯了丝笑意道:“我听丽姑说了,知道你这阵子用心的很,阿母极是欣慰。”
薄微澜直觉今日的明氏有些不对劲儿,眼角眉梢薄薄的愁色舒展不开,她小心试探道:“阿母,您可是有心事?”
“没有。”明氏斩钉截铁道,她摇了摇头,“最近有些倦怠罢了,无妨。”
薄微澜点点头,心里头却有了盘算。
待出了正房,她绕过一条长长的条廊,边走边道:“丽姑,你觉着阿母可是有事儿瞒着我?”
丽姑是她的傅母,也是明氏最信任的人。
丽姑脸上闪过几丝豫色,终是摇了摇头道:“小娘子不必多想,没有的事儿。想来是府里头一摊子事儿多,夫人有些疲乏罢了。”
薄微澜笑了笑,柔声细语道:“丽姑,你最不会撒谎骗人的,因为你的表情都写在脸上了。有什么事儿不如说出来,藏在心里可不好受,我总会知道的。”
丽姑犹豫再三,其实这事儿倒也没有一定要瞒着小娘子,只是明氏告诫过先不要说。
她还是下定了决心,闭口不谈。
不过只过了一日功夫,整个宅子的人便都知道了。
因薄太后亲派了身边的林媪来,名为奉太后娘娘的恩典送些节礼来,实则是来相看薄家的小娘子们的。
林媪虽上了年纪却瞧着很精神,人也十分健谈的模样,语气颇为亲厚道:“老太爷过世的早,太后娘娘每每想起心里头都不舒坦,总是念着过去的那些岁月。”
会稽郡吴县薄家这一支是旁支。薄太后昔年是家中的长女,两个弟弟分别为薄昭和薄曜。薄昭从龙有功被封为轵侯,如今一家子都在长安城。
薄曜英年早逝,留下两子。长子薄豫即是薄微澜的阿爹,如今任吴县县令,人沉稳低调,很受吴县百姓爱戴。
薄豫忆及亡父,心中也有些难受,他温和笑道:“太后娘娘念着先父和母家,臣及家中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