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不孝子孙(2 / 3)

四年开始有来收棉花的,去年开始预购,今年还在预购,莫非真是上面有大用?”

“哈哈哈哈,我们庄稼人只管种地,哪管那些。今年我可赶上了,去年还有些余粮,今年全种上棉花,就算下半年不够吃需要买粮,粗略算算最后也还能赚不少。”

“哎,一开始没想这么多,要不干脆去将水稻给拔了,赶紧将水放干,也许,这时间上还能赶上。”小伙子刚说完,头上就挨着老人一记捶。老人动作缓慢,寻了块空石头,晃晃悠悠坐下了。

“小子,这庄稼可是活命的本钱,可不能这么糟践。”老人有些乏力,手里端着一碗水,一口一口的抿着。

“哎呀,何伯,我就说说,哪能真这么干呐,我爹还不得抽死我哟。”

顾清晨本在一旁听着,这会儿看着了新过来的老人家,是那位在山上遇着的老人,带着孩子过去打招呼。

“老人家,真是巧,又见面了。”

“哎嘿,丫头,带着娃娃过来乘凉啊。”老人一如初见时一样,还是那么和蔼,口语亲切。

“何老头,这顾家娘子可了不得哦,别看年纪轻轻,可能干。造农具、种地,都不在话下。”

顾清晨对外时只言明姓顾,加上那日李家夫妇知晓她丈夫已逝的事情,所以众人只道是提起心伤不冠夫姓,都称呼“顾家娘子,顾夫人”。

顾清晨那套农具,借给李骁家使用时,被村子上的人看着了,后来就在村里轮着用,直到过了农时才给送回去。村上的人都感念母子俩仗义。

“丫头原来这么厉害呐,可不是瞧着时的馋嘴娃娃了。”老者揶揄,哈哈一笑。不过老人家看着精神没有上次好,也瘦了不少。

“老人家,您也别太累着,该休息就休息,活儿是干不完的。”顾清晨以为老人家是累的。

周围人也附和着,老人是村里有名的热心肠人,看着老人这样,大家也都于心不忍。老人也是个苦命的人啊。

“哎,老喽,不中用啦。”老人摇摇晃晃站起来,打算往回走,刚没走几步,就倒了下去。

周围人赶紧上前查看,老人此时已经昏了过去。众人七手八脚地赶紧将老人扶到旁边靠着。

腿脚快的已经跑去村北找“药郎”了。村北住着个以采药为生的外地人。因为没有田地,识得一些药材,又懂一些皮毛医术,采药之余,在村里顺带给人看看普通的病。

村子不大,没一会儿,一壮年男子拉着药郎就过来了,“药郎,快给看看,何老头这是怎么了。”

药郎蹲下身,查看老人的情况。

经过一番查看,药郎轻声道:“何老伯这是饿晕的。”

“什么?”“饿的?”“这是饿了多久,人都饿晕了。”

“媳妇儿,赶紧去端一碗热汤过来。”住旁边的农户赶紧跟自家媳妇交代,那妇人回家将晚上剩下的米饭用水熬成了粥,赶紧给端了来。

给老人喂食了一些热汤进去,老人家缓缓转醒了过来,接过碗,将粥食全部吃干净了。那妇人眼看碗见底,又给回去端了一碗来,老人饿极了,连着吃了三碗方停下来。

“何伯,这怎么回事?遇着事儿怎不跟大伙儿说一下呢。”“没事,人老了身子骨不争气,不经扛了。给大伙儿添麻烦了。明天去将柴火卖了,也就好了。”老人缓缓起身,想先回去。

众人不放心,有几个热心肠的农人跟在后面,打算送老人回家。顾清晨对老人的印象很好,也跟过去看看情况。

等到了老人家,望眼周边,真的是家徒四壁。怪不得老人家会饿晕在外,想必家里已经没有余粮好一阵了。院子里放着一堆齐齐展展的柴火,都是湿的还没有干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