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袖袋里拿出了准备好的书册递给了她。凌玄烛觉着这人也是个奇人,能认字,却不会写。 “咦?这里怎么还空了一行。” “这也是今日来想问问你。既是你主导撰写,也不会漏了你的名,不过依你的德性,还是来问问你,以免来日怨我自作主张。” “......”我的德性,我什么德性,你倒是把话说清楚。 不过这人对她的了解还真挺正确,她不想署名,她只想默默种她的地,不想惹麻烦事。 “额,多谢大人的好意,我的名就不用了吧。”自己大字不会写一个,说出去也没人会相信,她也不想要这些名头,好处没准拿不到多少,反而可能会因此而受负累。 “你自己取个代号吧。既是你不愿,真名我不会像任何人透露。” “那就叫‘农人’吧。”这些思想或者说是成果,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她不过是占了传承的便宜,这个名头不该是摊她头上。 “农人?民生之根本在农,不错。” “......”文化人就是不一样,真能联想和胡扯。 “今天吃点什么?”他是比着时间来的,来了不吃一顿就走?那是不可能的。 “来的赶巧了,今日中午吃“米豆腐”,大人先前没遇上的。” “米豆腐?只吃过豆腐。” “是用大米做出来的豆腐。” “大米还能做豆腐?” “除了黄豆,还有很多作物都可以做豆腐的。比如魔芋、玉米、大米,都可以做成豆腐。这个米豆腐,是将大米淘洗干净浸泡软后,加水用石磨磨成米浆,然后加入食用碱进行熬制,等冷却了,就成了固体的块状了。天气凉时,可以煮着吃,天气热时,可以凉拌着吃。” “好。” “今日还有一道新鲜菜,不过大人估计会吃不惯。” “什么菜?” “香椿。” “香椿树我知道,那树还能吃?吃根还是吃枝丫?能嚼得动?应该吃叶子吧?叶子软一些,能嚼得动。” 来这里,他吃过折耳根、鸭脚板、鹅儿肠、宝塔菜、核桃花,很多乱七八糟听都没听过的东西。所以他不怀疑能不能吃,他疑惑那东西要怎么吃。 后来经过多番询问和查阅典籍,他才知道折耳根是“鱼腥草”,鸭脚板是“鸭儿芹”,鹅儿肠是“繁缕”,宝塔菜是“地环”......很多都是中草药,药食不分家,他再一次感叹劳动人民拥有的杰出智慧。 一排疑问句,把顾清晨唬得一愣一愣的,这人思维真是大开,咋还吃上树枝了。 事实胜于雄辩,她去屋里拿了朵香椿芽出来,让人自己瞧去。 凌玄烛拿在手里瞧了瞧,汗颜刚刚吃树枝行为。凑在鼻端闻了闻,这确实是臭了点。 “叫什么香椿,叫臭椿还名副其实一点。” “有的地方确实是叫臭椿来着。这个焯水与鸡蛋一起炒,或者是焯水后与辣椒一起炒都很好吃。焯过水后这股味道就淡下去了,没有这么明显。” “尝尝吧。” 还真是难为你了,这勉为其难的语气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