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也没多少意外。 汪琪就是个管事,不知道也是正常的。不过,村里是管理的…… “那村里人去哪了,你总该知道了吧?” 汪琪唇瓣动了动,支吾了好一会才说:“昨天下午接到了消息,让我通知人去村西头集合,说关于秋收后村里的安排。” 江遥眸光幽幽的扫了一圈被捆着的五人:“你们怎么没去?” 汪琪撑着稍稍起了点身子。 “我在整理新入仓的药种,还有,村西头,不是我能去的地方。” 他还告诉江遥,这里虽然叫梨村,也有村长管理,但实际上这是一个私人的药庄,庄子里有严格的管理条例,管事有四个,分辨负责东南西北的四个区域。 他是负责村南,就江遥可以看到的小竹楼和药房,也负责与外界联系,药材的买卖也由他负责,至于其他三面的管事,他没见过。 村长是负责管理村民的,又是一个单独的部分。 村民实际就是长工,只是没有签契约,不过,他们比其他农庄的长工待遇好的多,主家给的工钱多,还会教他们种药材,套种得到的粮食,除去税收全都归他们。 汪琪是三年前来到这的,觉得这的环境、氛围都很不错。 他性子比较懒,是一个安于守成的人,若不是有规定管事五年一换,他都想在这永远做下去了。 江遥疑惑。 “为什么管事五年一换?” 汪琪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他来的第一天就被告知了这规定,并且也说明了,除了小竹楼和药房,其他地方他不能去。 村里自由度比较高的,其实是村民。 他们没有限制。 江遥觉得,不是没有限制,而是不知道自己有限制。 她不自觉的转眸朝外眺望了一眼。 “你来后,村里的村民,换过吗?” 汪琪不解:“换?为什么会换?他们都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的,又不是灾荒年间,又怎么会离开?” 江遥眉心蹙了蹙,扭头看封祁:“这一片,从来没有闹过灾荒吗?” 封祁点头:“廉州府连同周围的四州府地理位置优越,土壤肥沃,气候宜人,从未闹过饥荒。即使有一年因气候的突变会减产,但也有前几年的陈粮支持,很平稳的过去了。” 江遥:“那又为何要五年换一次管事呢?还有,那些药人又是从哪来的?这州府没有人口失踪吗?” 封祁闻言知意,脸色也不由沉了沉。 “我马上让人查。” 江遥点点头。 “我猜测,应该还有一些事流民。” 这四州府环境如此优越,那就肯定会有逃荒的人会来。流民在逃荒的路上丢了户籍,就会变成黑户,再加上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无人认识,那就是死了,也不会有人知道。 江遥心沉了沉。 “我想,这五年换一次管事,也是因村里的人,也会五年换一批。” 封祁顺着她的思路想了想,脸色蓦的又沉了三分。 “这四州府的人口是全国最多的,税收也是全国最多的,有的人为了避税,也可能谎报人数,还有田地……” 他话语一顿,又立马让人去查查这个村子的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