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大楼整点报时的钟声阵阵响起,回荡在上海某座天主教堂的里里外外。
夜色正浓的哥特式尖顶下的窗口,依稀还有个别透亮的灯光。
空荡荡的大厅里,前来做弥撒和听唱诗的人散场已久,准备收工的神父在圣台上整理书籍。
台下突然传来清洁工的声音,打破了室内久违的宁静。
“这位先生,今天教堂的活动已经结束了,我们需要清场整理了。您明天再来吧……”
神父听闻一愣,怎么,观众席上还有人?
走过去仔细一看,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独自窝在长椅一角静静地托着脑袋,看不出是睡着了还是在沉思。
“小伙子,你有什么话想对神父说吗?”
“没有,我只是刚好路过,想找个安静的地方想点事……”
“方便和我聊聊吗?”
“不用了……”
他轻轻摇摇头,撑着椅背勉强把自己拉起来。
神父随手扶了一下他晃悠的身子。
“没事吧?要不要给家里打电话叫人来接?”
“真不用了,我家里没人……”
他整理好衣服,朝神父鞠了一躬,双手插进大衣口袋转身默默地离开了。
望着他孤单消失的背影,神父习惯性地在面前画了十字为他祈福许愿。
开车回家的沿途,霓虹灯明暗交错的光影,一道道掠在挡风玻璃上,也涂抹出了他凝重的神情。
和当初在哈尔滨临时安排的索菲亚教堂路线一样,他倒是觉得这里比咖啡厅更适合自己揣摩心思。
“昨天你不说你想看冰灯吗?昨天来不及,今天我陪你去看冰灯吧。”
“我希望有一天,能够带着自己喜欢的女生一块去滑雪。我喜欢冬天那种白茫茫的感觉……”
“如果和自己喜欢的人在这样一个雪白的世界相拥、取暖,应该很棒……”
“这世上哪有女人不喜欢花的?不过以后你要再送我花呢,就送郁金香……”
“你最喜欢哪个城市?”
“上海啊。”
“最喜欢的零食呢?”
“红肠吧。”
“最喜欢的作家是谁?”
“路遥……”
小本子上记录的细节太多了,他想最迟在结婚那天都给她设计成惊喜,有他的梦想,也有她的憧憬。
自从分别从东北回到上海,她工作之余还要带着老父亲去检查身体,确实没什么空一起吃饭交流了。
每天保证至少一句问候的聊天里,他总是想方设法穿过字里行间和语音,去想象此时此刻她脸上的喜怒哀乐。
他不想再做那个在朋友嘴里处对象只会喝闷酒管买单的无趣直男,也力求打破自己不了解女生心思的现状,每天拼命收集有关她的宝贵动态,再用自己的语言咀嚼翻译。
当年想用比赛的奖金买房结婚,但由于意外遗憾永远失去了机会。
如今又到了相似的环节,要怎样才能尽可能避雷呢?
赛车的不确定风险太大了,空有技术也没能如愿以偿。
现在主打装修设计,按理说不应该是专业对口的手到擒来吗?
自己的公寓终究还是单身宅男的陋室,要想让她也能在这里找到家的归属感,那就要重新打造让彼此都满意的爱情天堂。
这可让他头痛了,屋里一下子多出两个人来,以后可能还会更多,至少居住的空间面积不能原地踏步。
最重要的是,内置风格要匹配得上她们的审美,这不单只是一个婚房的要求,更是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