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出来。
他可没忘,自己还有一个温暖的团体。
意见拿出来,可以一起探讨。
这里和那里可以加到一起。
这些都好讨论,在那之前,要把想法都罗列出来。
“挺认真的。”查尔斯躺回床上。
正是知道这次比赛对周念的意义,他才选择了沉默。
查尔斯觉得,最好的尊重是默默支持。
这次比赛对每个人来说都有意义,对周念的意义是最深厚的。
社员们知道这点,才谦让着让周念把想法写出来。
人生不止这一次舞台,对周念来说,却是一次和家人反抗的机会。
望着正在写字的男孩,查尔斯的思绪也跟着飘起来。
从他的角度,并不能理解周念的痛苦。
听着的感受和经历的感受是两码事。
即便这样,他还是能给周念鼓励和安慰。
这份鼓励就是支持,无条件的放纵。
在舞台时间演出想要表达的。
其他成员虽然没说,查尔斯觉得他们也是这样想的。
帅气、优秀,外表看起来完美,却被极大受限的帅哥。
值得更多关爱,身为一个社团的成员,遵从的并不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为一个人好的心意。
......
第二天,周念把稿子拿过去:“有三个剧本。”
贾斯柏接过本子,感叹:“写这么多?”
查尔斯和贾斯柏同一个表情。
难怪他们会惊讶,一个剧本平均有十页纸,三个剧本就三十页纸。
何况周念还是手写完成的,对他们来说,有想法写在纸上就不错了。把想法写成三十页......难道不是在为难人?
“挺好的。”贾斯柏看到一半,感慨还不错,“剧本写出比讲述时更细腻的情感。”
这是贾斯柏最深处的感受。
讲的时候,很多细节一笔带过。
写的时候,要考虑到人物的丰满性,不停的给人物加入感受。
偏偏周念缺的不是感受,而是机会。
怎样将感受加入角色中,让观众产生和他一样的共鸣?
周念考虑到更多的问题。
人和人的感受并不一样,不同环境造就不同人,这还不算经历给观众带来的改变。
要是抱着观众能理解自己想法的思路完成作品,只能把自己关起来。
谁又能理解谁呢?
理解不理解又能咋样?
一千个里面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才是互相尊重的意义。
因为希望观众能尊重自己的作品,所以在创作时,尊重观众的感受。
周念:“只是表达而已,不使用任何方式,让观众站在自己一边。”
“可以啊。”查尔斯鼓掌,“难怪写得那么吸引人,观众的感受都考虑到了。”
查尔斯发现周念挺细心的人,虽说搞艺术的人,都有颗细腻的心,周念的心格外细腻,对细节也格外在意。
“所有写故事的人,都得考虑到观众的感受吗?”查尔斯挠挠头。
贾斯柏:“人家考虑,是为了赚钱考虑。咱们周念,可没有那么功利的想法。”
“对哦,比赛并不是盈利的。”查尔斯这才反应过来。
周念跟着笑起来,能被大家理解真好。
这里真是个温暖的地方。
让他感受到动力,卡住的某些东西,重新被推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