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哥吃上定心丸,吕太文又说到:
“林场隶属中国林科院后,规格比县里高,待遇自然比一般县里好。”
“这次回来你也看到了,林场学校的房子不但比县城的好,干部职工住的房子也比县城的要好。”
“老爸老妈和大姐姐夫这边很快就能搬进职工新房子了。”
“林场学校规模小,老师少。以后评职称,没有多大的竞争。”
吕太文知道,以后地方中小学校职称竞争,几乎达到惨烈的地步。学校是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僧多粥少。后来为了所谓的职称改革,居然提出评聘分离的办法。你就是按年限按学历评上职称,因为聘用名额有限,也不能套上职称工资。
要说中国最能折腾人的地方,就是教育界了。虽然人人都在学校读过书,国人也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哲言,国家也设立了教师节。但是,教师队伍的待遇始终比不上公务员和其他事业单位。学校先是在职称上实行评聘分离,后来又出台老师不能调离学校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规定,然后是“讥笑工资”,最后是取消老师的事业编制。
吕太文也知道,千禧年之后,各场矿单位自己办的学校、幼儿园、医院、公安派出所等单位都转归地方管理。林场这边的学校停办后,学生就近分流到县直属各学校上学,老师则是转到场部机关各部门工作,爽得不得了。
林场自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不像地方政府那样复杂。林场的工作相对单纯,压力不大,待遇又好,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非常适合大哥大嫂这种不善交际的老实人。
到那时,大哥大嫂自然会非常感激吕太文当初给他们安排的人生道路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