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坐在警局的亚当在思考一个问题。 在深入地思考之后,亚当觉得他终于明白了这件事的起因。 起因就是关于人类这个存在本身的问题。 魏尔伦先生觉得自己不属于人类,因此和整个世界都决裂了,就像这个问题彻底决定了自己过去,现在,将来一样。 可是亚当自己就不是人类,因此也不能理解为什么魏尔伦会把这个问题看得这么重要。 博士曾经问过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作为一个机器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亚当当时没有答不上来,就算查找了所有的信息库,亚当也没有发现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于是亚当反问了博士,“作为一个人类,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 博士居然也没有答上来。 于是亚当就也把这三个问题纳入自己十大未解迷惑之中。 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人类想要知道机器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但是却对人类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毫不感兴趣。 因为根据自己观察,博士基本上很少和人交往,也不会问别人这个问题。 亚当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自己问过博士,这个问题,博士说也许能在电影中找到答案。 于是亚当沉迷在了各种电影院内,不过看了各种科幻的作品,基本十个里面有八个都是在说机器人会如何毁灭人类。 身为机器人的亚当感到不解,因为亚当本身是完全没有这种想法的,不,也不能这么说,亚当也曾经计算过电影里面的可能性,并不是基于什么特殊的目的,只是因为运算是机器的核心而已。 亚当其实没有什么想法,但是非要说的话,亚当的目标只是想要组建起一支队伍,一只保护起人类的队伍而已。 那么,为什么科幻电影的导演要把机器人塑造成为坏机器呢? 如果用电影是创作者的投射理论来解释,那么机器人就是人类的投影,也就是会得出一个更可怕的结论,那就是,不是机器人想要毁灭人类,而是人类自己想要毁灭自己。 亚当更不明白了。 机器人并不是人类的反义词,通过机器人是无法找到人类的。 人类才是人类的反义词。 自己把这个结论告诉博士的时候,博士明显很吃惊,连自己心爱的眼镜都掉在了地上,咖啡甚至撒了一身,亚当的一身。 不过,此后博士似乎喜欢出门了,也不怎么和自己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