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2 / 4)

照顾就点点泪光:“真不知该怎么给阿姐回礼,人人常说京城的东西好,来时我定给姐姐带一份礼。”

吴嘉平笑着答应,说等他的回礼,不是她想要一些东西,她觉得要是自己不答应,按苏逸的脾性指不定会对她不依不饶。

送苏逸送到了城边处,他们二人说了许多体己的话,直至苏逸搭上了木板车。

“到了地方就好好安顿一下,到了考场,切勿急躁”

吴嘉平一遍又一遍嘱咐到。

“遵命”苏逸嬉笑道,还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木板车开走了,吴嘉平站在原地,高举的双手挥了又挥,苏逸同如此;直到吴嘉平的倩影消失在辰时的雾里,他才收拾好情绪。

苏逸紧攥着荷包,摩挲着荷包上的桂花刺绣;桂花,折桂,阿姐有心了,苏逸暗定决心,不会辜负任何人的期望。

赶考路途遥远,出了城便途步前往。沿途的客栈的老板都是极好的人,不收房钱只收饭钱,说辞大多一样——背着书箱的都是进京的考生,望他们都取个好名次,这住房的钱就免了,要是来这里住宿的考生中出了个状元,那我这小店也蓬毕生辉了。

靠近京城的客栈每夜人满为患,也有了两三人同住的情况。苏逸不是沉默寡言之士,闲来无事,便与同住的攀谈。

“当今丞相是皇上眼前的红人,也是多年的监考官,要是攀上了这棵大树,往后可就无忧了。”

与苏邑同住的人名叫刘驰,前科举落榜生,此时相视与苏邑,侃侃而谈。

“刘兄怎会如此清楚。”

苏逸盘腿坐在书案旁,一手持书一手托腮,对刚刚话产生了兴趣。

刘驰压低了声音,向苏逸招了招手,苏逸识趣地凑了上去,接着耳边私语道:

“谁人不知这丞相历经两朝,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是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以后的路可不愁了,现户部尚书可不就是……”

苏逸暗暗点头,不做任何回应。

而刘驰这样一说自然有根据;周朝建朝百余年,期间多受外敌侵扰,历代君主多是镇压未能平定。

新皇登基,景顺三年时仅二十岁的皇帝周璟自改国号以来办了件大事——拔去了周朝的心头刺,让外敌称臣。

固国有功,朝廷内官为此一度加官进爵,势力的壮大让朝廷分为两派,一派以官场得意的丞相陈靖为首,另一派以多年驰骋沙场的老将军付澈为首。

周璟对朝廷状况心知肚明,奈何两位大人立国有功也未有过差错,虽有所惶恐,但好在深受百姓爱戴,在位期间无人越界,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数月后,京城门内人才济济,青年才俊数不胜数,白发苍苍的老者也不匮乏;家世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世家的公子,有的来自小山村,有的家里从商。不过他们的目的相同——榜上有名。

到了京城,不论贫穷富贵,考生都聚在了一个地方:公馆。

和苏逸同住的是一位富家公子,名叫李唤,年长苏逸五岁有余,今二十有四。

李唤家福而不骄,不像纨绔子弟那般,反而是彬杉有礼,苏逸和其相处起来也不觉得拘束,很是合得来。

子时夜谈,苏逸了解到这位李公子家在蜀川,在当地也是颇有名的书香世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教书先生,母亲是当地富商的千金,有一位未过门的妻子;说到他未过门的妻子时,李唤眼含春光:

“柔儿笑比褒姒,月里嫦娥,她是我的心上人,也是我自幼的玩伴,离家时我曾对她说誓要考个好功名来迎娶她,柔儿还在家等着我……”

苏逸目光黯淡,心底浮想翩翩面上却不着痕迹,思来想去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