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心潮起伏,“那定栾王此趟来裘安,你后脚便到,可也是……”
“是。”
一丝辩驳犹疑也无。
堂中顿时针落可闻。
手上信件折了几折,墨迹透纸背,笔笔惊心动魄。段风乾因着少年的坦然,几乎不忍苛责,“你可有想过你父亲知道时会如何?”
虞兰时再作一揖,“兰时回洛临后,会向父亲一一告知请罪,面临如何责罚都是应当。”
段风乾一叹,“他已经知道了。”
云水蓝袖一顿,他抬眸静静看来,等着下文。
“你父亲来信已言明始末。他在你从洛临离开五日后才知晓定栾王仪驾也向裘安,但阻你已不及,便快马加鞭来信告知我,让我趁事情未揭起时遣送你回洛临。”
段风乾深感事件重大,苦口婆心,“姑父不知你究竟是为何情由。但从定栾王来裘安那日起,迄今为止已教两大氏族搅入乱局,吃尽苦头,你一无官之身,何曾能与此相较。此时抽身而退,还来得及。”
一番话落,虞兰时神态不变,“姑父劝告皆是为我好,兰时不会辜负。我已定好回洛临的时辰,不使姑父姑姑继续担心操劳。”
信中虞之侃字字谨慎肃然,原本以为费尽周章也不能使人回头,谁知短短片刻便峰回路转,段风乾有些瞠目,“如此甚好。”又是担忧,“你可是在骗姑父,行缓兵之计?”就像他家里那个混小子一样,常出昏招,让人措手不及。
虞兰时摇摇头,在烛火雪光交相辉映中露出个笑,“兰时意已决,既说与姑父听,便不作诳语。”
段风乾这才放下心来,又细细交代了一些回程事宜,才使人下去。坐了半晌,心中仍不安定,又遣人去唤段昇。
侍从提起的小灯照亮曲折重重回廊。檐下雪落,扑簌着为无月的风霜添笔冷清,冷清到无人抬头看太寒的夜空。
外客来而无声,立在墙头远眺。
段府的守卫只在地上各处院门,巡逻有序,却没有布下天网,只站在墙头看上片刻就能摸清其中关窍。
今安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踏进这里。
大概就是昏了头。她行事向来有根底,不做无所谓的事情,这般一细思,登时脚跟后挪,就要往来路折返。
“表公子真是会折腾,好不容易快好的伤口还能弄出血,大晚上不说一声就跑出去,害得我们好找……”
停松拂梅的廊道上,多嘴的仆人走过,这点声音跟铁钳一样钳住了今安的脚跟。
就这么循着来到了这处院落。
稀松平常的瓦墙松梅,隐隐一缕将开未开的香气,窗前的烛火刚被人挑暗,昭示着夜深人静,屋中人已经歇息。
蓦觉索然无味,鞋履又顿。窗缝间泄出一丝琴音,攀扯她衣袂。
风雪夜的窗不知何故没有合严实,就着两盏暗暗的烛灯,倒映半副伏案弄弦的身影。推开不大的缝儿,窥得一片流光跌宕的云水蓝袖尾。
琴音磕磕绊绊,一阵雅致清音后,又急转而下乱不成调,如垂髫小童的兴起玩耍。
琴音骤停。
“你来了。”窗里人说,往日清玉般的声嗓有些低哑。
推窗动作一瞬顿住,无故夜闯的人久违地体会到手足无措之感,下一刻,窗门大开,人影翻进来。
窗户复闭拢,今安环顾一圈昏暗的室内,有些稀奇:“你怎么知道是我?”
“我当然知道。”他的话里带出一些得意,手下随意地拨弄了几下,“我不知你何时来,何时走,但一直以来,只有你会来。”
琴音不着调,说话也不着调。
炭火煎烟,他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