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傻女嫁给穷书生中了进士后有喜了,这个八卦在小小的传播了之后就消失了。
但是最近让百姓们挂在嘴上的却也跟谢家有关,谢将军击败了北奴的一个大将,将他的项上人头献给太皇太后作贺礼。
太皇太后是五月初九即将七十二岁的生辰,朝廷能有机会进宫道贺的朝臣都在想办法为她准备贺礼。
谢绫音听说后问周博谦:“把人头献给老人家做贺礼,老人家不会生气吗?”
周博谦没有敷衍,给她解释道:“若是寻常人自然会生气,但是太皇太后不会。”
当今太后也算是女中豪杰。当年她扶先帝上位前,北奴军力强劲,太皇太后的长子在出征北伐时被俘虏,随后被残忍杀害。
当时皇帝病危,朝廷结党营私,各个皇子为皇位争得几乎头破血流,竟找不出合适的大将讨还儿子的尸首和城池。
当时还是皇后的太皇太后为了鼓舞士气亲披上战甲,提拔了几位年轻的将领,又把军士们送至京外三百里。
年轻将领为报提携之恩,带领将士奋勇杀敌,几乎是以一敌三,斩杀了当时北奴一个的王爷,将皇子的尸首夺了回来。
大宸与北奴的仇大概百年后都难解,太皇太后在扶当时才十岁出头的先帝上位后垂帘听政,费尽心力将北奴打压了几年。可惜先帝亲政后,太皇太后退居后宫,先帝庸碌又刚愎自用,后又沉迷女色,朝廷一度又陷入混乱,太皇太后又请了几位忠臣合力才将朝廷内外稳住。
但北奴贼心不死,多年来狼子野心从未停止,大宸一旦有风吹草动就像趁虚而入。
太皇太后曾下旨,若有人取了北奴皇室人头,赏万金。
只可惜,这些年来,还没有人做到。
谢绫音听得惊奇不已,原来那位宫里的老人家竟有如此传奇事迹,她以为皇宫里的娘娘就是每天赏花游园呢。
周博谦笑着摇摇头,道:“历史上如太皇太后一般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不是少数。听说她老人家到如今都头不昏眼不花呢。”
周博谦又补充道:“说起来太皇太后当年提拔的年轻将领中,就有你的祖父,谢老将军。”
这下谢绫音更加瞪大了眼睛:“这是真的?”仿佛不可置信一般。
周博谦笑着点头:“听郑世叔说的,应当是真的。我当时听说的时候还不知道谢家有我的娘子呢。”
他想了想,道:“原本郑世叔并无资格入宫朝贺,但是今年太后下旨请在京的百官夫人入宫赏花,七品以上均有资格,到时候郑婶婶要去的话就需要准备一道贺礼。如果郑婶婶还没寻到合适的贺礼的话,将上次我们买来的寿字纹玉佩送给郑婶婶如何?”
谢绫音想也没想就点头:“当然可以,你明日就去郑婶婶那儿给她吧,免得她还要找。”
周博谦摸摸她的头,道:“娘子真好。”随后又忍不住亲在她的额头,温存了一会儿。
其实最近还有一件喜事与谢家有关,只可惜没多少人在意。
若是寻常人家,谢将军立了大功可能受到朝廷封赏,各官员也会争相结交,但谢家主母陈氏不怎么受京中各夫人待见。
谢家二公子是个愣头青,庶出大姑娘坏了脑袋,嫡出的二姑娘却小家子气,唯一一个称得上人中龙凤的大公子失踪五年不知生死。很多人都背地里猜测是不是与陈氏作孽、谢将军杀戮太重有关。
谢家二姑娘六月正式出嫁,因为嫁的远,五月初二就要送嫁。
谢绫音与周博谦只是按照规矩让王妈妈去送上添妆,他们俩人却没去。毕竟谢绫音刚怀孕,周博谦又忙着观政。
谢老太太进来身子好了些,由妈妈们扶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