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城 做戏要做足,特地走这一群虔诚的婆婆跟前,连翘照葫芦画瓢,拉着李琅嬛虔诚地左右拜了拜,捻了三株香敬上。 连翘之前没怎么去过道观佛寺,也不太清楚烧香拜佛时的一礼仪,只觉得心诚则灵,神仙应该不会在乎这。 她动作太过生涩,这婆婆一眼就看出她是第一次来,颇为热情地在一旁指点,又指着李琅嬛对她说:“这朋友倒是标准,多跟她学学。” 《问道》界观下,仙门中人也是要拜三清的,毕竟这是一切修仙文的基础。 而流传于凡人界的神仙体系,则近似于仙门与传统中国古代神话人物的混合版。 李琅嬛在渡霄殿内长大,凌守夷规矩严苛,每日早课晚课,敬香礼拜时的动作自然再标准不过。 面对婆婆们的夸赞,李琅嬛大地笑笑:“家里人信这,耳濡目染就懂一点。” 夏连翘和李琅嬛交换了个眼神。 连翘立刻眉眼弯弯,顺杆便爬,跟着坐在附近歇脚的婆婆们套起了近乎,问的无非都是无伤大雅的小问题。 比如说这儿求什么最灵?观主是谁?能不能帮忙算个命之类的。 其中一个婆婆,自叙姓邹。 爬了这十几里的山路,人家腿脚不便,一边揉着腿一边笑道,“要说这玄之观,还是求子最灵。” “那婆婆也是来求子的?”连翘心里一动,追问。 “可不是嘛,替我媳妇儿来求的。” 就如同连翘所猜测的那,上了年纪的人家多多少少都有点儿啰嗦,眼前这位邹婆子也不例外。 基本上,她只要说一句,婆婆们就热情的,七嘴八舌说上十数句。 当中绝大多数,不是来替女儿求子的就是来替媳妇求子的。 “要我说这钱观主也是有真本的,嘿,本来那张家的媳妇儿一直不生,她前段时求了钱观主一副药,猜怎么着?” 婆婆们一言,我一句,七嘴八舌,“回去之后就怀上了!” “过了十个月就生下一个大胖小子,”邹婆子比划了一下,笑道,“可惜我年纪大咯,不然就是磕头,也要求钱观主留我在这儿修行。” 那婆子俱都笑。 夏连翘越听越稀奇:“这玄之观还收徒?” 邹婆子:“收,怎么不收?就是规矩太严。” 李琅嬛饶有兴趣:“什么规矩?” “这钱观主说人生在当以孝义亲缘为重,而修道之人要舍弃尘缘牵绊,岂不是叫人家庭支离破散?”当中一个看似读过书的婆子笑道。 “所以,这玄之观收徒,不收那六亲俱全的,独独爱收那孤儿浪子。若家里亲朋俱在的,实在想来学艺的,却需要禀明家中,经由父母签字同意,能斩断尘缘入观内修行。” 李琅嬛听得这话微微凝眉。 黑大定下的规矩看似妥帖,可稍微深入一想,便能觉察出其中诡谲古怪之处。 没了亲朋尘缘,孤身一人入了这玄之观,岂不是任人鱼肉也无人可知?若是能混入其中,倒也不失为一个的调查。 同邹婆子几人又聊了一番,夏连翘告别这几个婆子,走李琅嬛身边,“这黑大的收徒式一定有问题,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