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立刻摇头,“不要了。”她还没有存钱的概念,大人给的钱立时就花掉了。没有钱就不能买东西,这个道理她还是知道的。口哨糖听起来很好玩,她看了几眼那个花花绿绿的糖果袋子,看起来也很漂亮,等下次吧。
杨梅梅抱着火柴和方便面跑着回家。为了早一点吃到方便面,她用力地跑到最快。早点把火柴给奶奶,就可以吃方便面了。
撕开包装袋,找到调料包撒上去,再把面饼捏碎,攥着袋子口使劲地晃一晃。这是吃方便面的标准流程。
杨梅梅觉得真是太幸福了,不仅有方便面吃,明天还有肉吃,要是一直都这样就好了。
“梅梅,马上就吃午饭了,方便面少吃一点啊。”
“好。”方便面不常吃,杨梅梅才不舍得一下子吃光呢。
杨梅梅捏一撮方便面塞进嘴里,咔嚓咔嚓不停,末了,把沾满调料沫子不舒服的手掌在衣摆抹了两下,剩下的方便面连袋子被杨奶奶放在茶几上了。
·
趁着孙女出门去了,杨奶奶利索地翻出一个干净的塑料袋,将羊肉装好,放进竹篮子里,然后把竹篮子挂在打水的井绳下,一圈圈转动辘轳放绳子,放到合适的高度就把辘轳用东西固定好。这是农家最常用的保鲜东西的方法,井里面温度要凉得多,东西放进去,就可以保存比较长的时间。
收拾好的蒸篦挂起来,和好的面团在面盆里松弛着,杨奶奶又开始收拾家里采摘下来的香椿。
采摘的香椿要吃一整年,新鲜的香椿显然无法保存一整年。洗净晾干的香椿剁碎,加多多的盐揉搓,然后摊开在竹筛子里,放在屋檐下避着太阳晾晒,直到他们变得足够干。晾晒好的香椿存放在陶瓷罐子里,压得紧紧实实的,盖上盖子,等要吃的时候挖一些在碗里,加辣椒面油泼就好了。
晾好香椿,时间就差不多了,杨奶奶开始擀面做午饭。擀面对她来说是个简单事,家里的案板有一米半长,长长的擀面杖一次次卷起面饼又摊开,很快一张圆圆的薄厚均匀的面饼就摊开在案板上。
杨爷爷喜欢吃宽面条,杨奶奶就把面条切的宽宽的。香椿拌面要趁香椿相对新鲜的时候吃,这时候香椿的味道浓郁,吃起来才别有风味。不过,也不是人人都都喜欢香椿的味道,有些讨厌这味道的人就觉得受不了。
寸宽的面条下到沸水中,点两次凉水之后,扔点菠菜进去,等水再一次烧开就可以捞面了。一米多的圆面饼,切出来的面条,最长的就超过一米,要把它们捞出来也是个技术活。杨奶奶右手把着筷子灵活地卷起一根面条,左手握着大漏勺配合,一根根白色飘带一样在水中沉浮着的面条就乖乖地进到漏勺中,然后被分配到每个人的碗中。
只要有油泼辣子,面条配上简单的调料,大家就可以吃的很香,况且今天还多了香椿增味。杨梅梅小小年纪也已经开始吃辣椒,不过大人多是给她沾点辣椒油糊弄。他们这一带做油泼辣子都用地道的秦椒,不是纯粹的辣味,是让人欲罢不能的香辣味,并不算特别辣。
杨爷爷和太爷吃面条呼噜呼噜地吸溜着吃,听起来特别带劲。杨梅梅也有样学样,奈何小人儿没有掌握吸溜面条的技巧,只一个劲的吸鼻子,然后把面条用嘴唇一点点抿进去,假装自己吸溜进去了。
杨梅梅刚吃完了一根面条,正挺着小胸膛打算听听大人的夸奖,眼瞅着爷爷剥蒜,她也立马吵着要吃了。
“蒜太辣了,小娃不能吃。”爷爷剥好一个给太爷,又剥了两颗放自己碗里。吃面条怎么能少得了蒜,蒜就面条才是最佳搭配。
“我不怕辣,我能吃!”杨梅梅坚持地把自己的小碗往前递,想让爷爷给自己也放一个。杨爷爷拧不过,从自己碗里夹起一颗蒜瓣,一口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