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边摆放着一个杌凳,她的小鞋子放在上面。杨梅梅伸手去捞鞋,舅婆进来摆手阻止她:“梅梅不要坐炕边,小心摔下来,舅婆给你拿。”
杌凳是一种没有靠背和扶手的高凳子,凳子面是长方形的。
舅婆边逗她说话,边给她穿上鞋子,然后扶着她踩着杌凳下炕。她走路不稳当,不敢抱孩子,怕摔着了。
杨梅梅跑去上了厕所,又跟躺着的大黑猪打招呼,然后被舅婆带回家洗脸。
“梅梅来,舅婆给你取好吃的。”舅婆笑着朝她招手,笑得一脸神秘。这个表情可太熟悉了,奶奶每次给她好吃的就这幅样子。
杨梅梅跳着过去,一脸期待地等舅婆打开箱子。舅婆的箱子是红色的,上面描画着鸳鸯戏水的图案,图案有些掉色斑驳,显见是用了很久了。不用说,这是舅婆的嫁妆箱子了。
舅婆给她抓了一把江米条。江米条外面有一层糖,炎热的天气让糖有点融化,拿在手里黏糊糊的。杨梅梅爱吃糖,一点也不嫌,高兴地拿着啃。
舅婆关好箱子,在橱柜里拿了一个小碗和一个鸡蛋,给杨梅梅冲了一碗鸡蛋水,加点红糖进去,喂她喝。
鸡蛋水其实要用刚烧开的沸水冲,不过电壶里的水是早上刚烧的,也还很烫。怕水不够烫,舅婆先把碗用水烫了一遍,才把鸡蛋打散,再冲水进去。鸡蛋液在沸水中变成鸡蛋花,在碗中盘旋。
老一辈人觉得鸡蛋水最养人,养病的人和做月子的人都会给喝鸡蛋水。
杨梅梅吃了江米条,喝完鸡蛋水,见舅婆洗了碗又去扫地,她喊着也要一起扫:“舅婆,我也会扫地,我帮你一起扫。”
“不用不用,梅梅去玩吧。”舅婆笑着赶她。
最终在杨梅梅的坚持下,舅婆把笤帚给她了。见杨梅梅扫得像模像样的,舅婆夸了她好几句,杨梅梅干得越发起劲了。
两人扫完院子,舅婆就去厨房做饭了。她家里吃两顿饭,早上十点吃早饭,下午四点吃晚饭。上午去地里干活的人回来吃早饭,歇一歇,避过太阳最热的时候,下午四点吃了晚饭,再去地里干一晌,天黑回家。
家里有两个大小伙子,每个人还都干体力活,饭量都很大,舅婆蒸豇豆麦饭就蒸一大茶盘。豇豆摘得多吃不掉,舅婆做麦饭消耗掉一半,又凉拌了一小盆。地里摘来的线椒剁碎,加点盐和五香粉,热油泼上去,拌一拌,夹馍就很好吃了。
天气热,稠粥吃了不舒服,适合喝玉米碴子粥。当地人的玉米粥分大玉米粥和小玉米粥,其实就是按加工成的玉米颗粒大小区分的。玉米碴子颗粒大,加一把进去,烧大半锅水,吃饭的时候喝一大碗粥水,特别解渴。因着天热,舅婆抓了一把绿豆进去一起煮,消暑气。煮的时候勾一点点碱面进去,让粥米和豆子好开花。
杨梅梅在屋檐下看窗台上摆着的罐头瓶,里头是抓来的蝎子。她手里还拿着一个知了壳,就是昨晚海星哥给她的那个。她挥着知了壳,嘴里念念有词,不知道又编了什么故事,看样子知了壳是主角了。
“梅梅,来!”舅婆在厨房门口招手。杨梅梅提了把裤子,哒哒跑过去。舅婆给她一个洋瓷碗,浅绿色的洋瓷碗里是颜色鲜艳的西红柿,西红柿切成片,上面撒了白糖。舅婆把碗放在案板边上,递给杨梅梅一个勺子,笑得特别慈爱。
杨梅梅在家也这么吃过,后来家里买了西瓜,有西瓜吃,倒是好几天没吃过糖拌西红柿了。她拿着勺子,习惯地给舅婆喂一口,然后自己吃。两人自然又推让了一番,杨梅梅已经很明白大人了,她奶奶和大姑最爱推来推去了,她已经很会这件事了。
杨梅梅吃了一半,想起带她玩的海浪哥和海星哥,还有给她洗澡澡抱她睡觉觉的伯娘,还有好高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