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消防车的声音一道一道的过去。杨爷爷和太爷出去看情况,回来说是远一些的姚村点麦茬没注意风向,火大了,烧着了。听说电线也烧断了,镇上整个都停电了。
晚上没有电风扇,热得睡不着,大家又都上了楼顶睡。
杨爷爷有些担心的远眺着姚村的方向,“不知道现在咋样了?”
“桂琴娘家是姚村的,要不让她打电话问一下。”
“没电了,咋打电话呀?”
“哎呦,忘记了。没电真是啥也不方便。”
粮食入仓了,忙假也结束了。人们等着一场雨之后要准备种玉米,派出所发了通知不准点麦茬,并安排人四处巡逻检查。
不点是不可能的。麦茬烧了灰,正好做肥料,又方便,又能肥田。大家又开始跟派出所的人打游击,村里派最有经验的一批人,挑好日子,统一偷偷点火,不让火烧起来,也不让冒出许多烟来。
顶风作案不止一家,没被现场逮着就不算。也有被逮着的,铐上手铐带去派出所关着了,这下可把大家吓着了,这才消停了。
宋村的亲戚来找杨爷爷帮忙,原来他家儿子点麦茬的时候被逮住了,给关起来了。一家人不知道怎么办好,想着杨爷爷在镇上,认识的人多,让想想办法。
派出所也是怕出事,所以关起来的人并没有受罪,关上几天,最后只交了罚款就放了人。
村子又恢复了以往的宁静。
这天,杨大姑让蒋文文送了一只杀好的兔子过来,杨奶奶才知道,大女儿怀上了。老人传下来的说法,孕妇不能吃兔子,不然生下的孩子会长三瓣嘴,就是兔唇。应验不应验的不知道,怀孕的人心里总是忐忑,所以只要能讲究的都讲究,就怕孩子将来不好,自己后悔一辈子。
本地不常吃兔子,杨奶奶不知道怎么做,最后杨爷爷上手。不常见的食材,就用辣椒炒,去腥,还入味,一般都不会难吃。杨爷爷用一把干红辣椒段和花椒把兔肉炒了,麻辣麻辣的兔肉丁,一家人吃的“吸溜吸溜”,每个人的嘴唇都红红的。
杨奶奶煮了绿豆汤冰着,辣着嘴的全家人都抱着一碗喝。沁凉沁凉的绿豆水,绿豆熬化了,喝起来沙沙的,加了白糖,冰甜。
二爷爷沉着脸从村口走来,身后跟着臊眉耷眼的杨国旗。杨国旗是村里的孩子,在镇上小学读五年级,平时就是个淘气的。
这架势一看就是又闯祸了。
杨爷爷心里好奇,又不好问,端着绿豆汤让了一让二爷爷。
杨国旗也渴了,偷眼看盆里的绿豆汤,可看看沉着脸的老校长,没敢开口。
杨奶奶想着孩子难免会闯祸,打算缓和一下气氛,就舀了半碗给杨国旗。
二爷爷居然挡了:“还给他喝绿豆汤?饭都不应该给他吃!”
“孩子淘气了就管,该骂就骂,该打就打,不吃饭可是气话了。”杨奶奶笑着说了句:“老师打孩子,家长都只有说‘好’的。”
二爷爷还是气呼呼的,却也说了起来,免得别人觉得他刻薄:“你说这孩子气不气人?今天他课上捣乱,老师让他在教室外头罚站,这小兔崽子居然跑去学校的井里撒了一泡尿。学校喝水都用那口井的水,这下还怎么用?”
本还想劝劝的杨奶奶:……没打瘸真是老师脾气好。
二爷爷喝了绿豆汤,拽着杨国旗去见他家长。杨爷爷也溜达着跟去看后续。
第二天,杨国旗的爸爸找人,一起去学校淘井。
一般井水出水不太够了,家里就会请淘井的师傅来家里,把井水抽干了,往下再挖一挖。
学校的井出水还很好,毕竟平日里教职工都喝那水,有些老师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