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炕这个暖和的过冬方式,所以就出现了炉子炕。
炉子炕出现没多久,市面上卖炉子的店里,还顺带卖一种焊接的铁架子和小铁钩。铁架子底下带四个小轮子,把炉子放在架子上移动就方便省力许多;铁钩子只有手臂长,平时放在炕洞里,要挪炉子时就用铁钩子套着铁架子的拉环,拉进来推出去,都可方便了!
装修的事情进行得顺利,杨梅梅一家就在她开学前搬进了新家。
搬新家后第一顿暖房饭由杨爷爷掌厨。大姑姑和小姑姑都带着女婿回来了,大姑父做生意特别能说,拉着小姑父出去认人,见人就介绍:“这是我挑担。”挑担是本地方言说法,是连襟的意思。
三爸不久前才回来过,加上人在沿海不方便,这次就没回来。不过,三娘带着女儿回来了,代表他们一家。虽然人没来,但是三爸特别大手笔地送了一台双门冰箱回来。这台冰箱被杨爷爷十分宝贝地放在他们房间。杨梅梅等一众小孩子看着冰箱上的两个小人儿,就兴奋地举手高喊:“是海尔兄弟!”
男人们聚在院子里高谈阔论,女人们去厨房大展拳脚。虽说杨爷爷是主厨,但是其他人也都准备了拿手好菜。其他人的还罢了,都是吃过的菜,唯有三娘做了一盘菠萝咕噜肉,据说是外头饭店吃过,专门跟人学的做法。
小孩子们都一股脑被杨梅梅带着在杨妈妈的房间唱歌。杨爸爸花大价钱买了全套的家庭影院回家,影碟机、公放,以及两个和杨梅梅一样高的大音箱。全套的家庭影院摆放在新做的电视柜上,电视柜的抽屉里还有赠送的半抽屉影视碟和现在的流行歌曲碟片。这些碟片大多是盗版的。这时候国内没什么版权意识,由于影碟机的兴起,盗版光碟的生意也是风生水起。
《青青河边草》、《雪中情》、《铁血丹心》等因为电视剧播放广为流传的歌曲,大家都在看电视的时候学会了曲调,现在照着屏幕上的歌词也能哼唱出来,至于小孩子不识字的,拿着话筒说话,听着自己的声音从音箱中传出来,也觉得十分新奇和兴奋。
三爸不在,这次换小姑父拿着相机抓拍各种有趣的场景,举着话筒一本正经的小孩子,抢夺话筒打起来的小孩子,勾肩搭背一起唱歌的小孩子……
拍完了小孩子,王宁去院子里拍大人。杨爷爷穿着围裙,举着锅铲,笑容满面地颠锅;妯娌几个围在案板边不知说了什么笑得前俯后仰;杨奶奶看着大家露出温暖的笑容;小姑姑把一块切好的牛肉举着喂给杨奶奶;一群小孩子跑出来围着小姑姑要投喂……
吃饭的时候,三娘做的菠萝咕噜肉果然被小孩子们争抢一空。自己做的菜大受欢迎,可把三娘骄傲坏了。饭毕,一起收拾了厨房,年轻一代的大人们聚在房间里唱歌,他们唱得可比小孩子专业多了,杨妈妈拉着小姑姑合唱《忘情水》,唱到忘情处,手贴胸口,还带闭着眼睛摇头晃脑的。
小孩子们吵闹影响他们,小姑姑就派出小姑父带大家去外面拍合照。
五个自家的小孩子,加上一个凑热闹的小羊,六个小孩在台阶上站成两排,听着小姑父的指挥喊:“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