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一处长大,既没有血源上的亲情,平素性格也不投契,感叹一二回,也就丢开手了。 即便如此,她也并不想在这样的日子,与人讨论迎春的婚姻。 二人说了一会儿话,有新的客人来了,原来是王家几家偏房的姑娘,王家如今在京中的几房,全仰仗王子腾家,虽说和薛家着实远了些,却也十分给面子,纷纷来薛家贺喜添妆。 探春自薛家归来,先到贾母处请了家,碰上黛玉与惜春都在,倒是省了跑腿的活,把宝钗致谢的话儿说给两人听。 惜春和黛玉倒无所谓,她们送宝钗东西,是一片心意。宝钗既收到了她们的心意,这件事便了了。 三个姑娘在荣庆堂里陪着贾母说了半下午的话,吃了晚膳,才结伴回园子里。 黛玉住的潇湘馆先到,惜春与探春还有一段路。 走了一段,离潇湘馆远了,惜春让彩屏把灯笼给她:“我和三姐姐说说话,你和侍书远远跟着就行了。”自打抄检大观园,入画被撵出去了,彩屏如今顶了入画的缺,成了惜春的大丫头,王熙凤看着着实不像,有意给惜春补一个丫头,被惜春拒了,想到之前惜春与尤氏的争吵,也就作罢了。 探春:“你们在后面跟着就行了。今晚月亮好,一个灯笼也足够亮。” 上了桥,惜春停下来,今晚的月亮确实好,能看见远处的景致。探春可不相信惜春只是要看看月亮:”说吧,你想问什么?” 惜春:“本来想问的,现在觉得不问也罢。” 探春心里倒是猜着了几分,将今儿她去的时候,宝钗独自在房里做针线的事说了:“后面王家的几个姑娘来了,陪着宝姐姐说了一会子话。”只是王家的姑娘和宝钗也不熟,大家不过是没话找话说,亏得宝钗八面玲珑,不然场面得多尴尬啊。这些话她却是不会同惜春的。 惜春也不要听她说,就能猜着几分。探春既然不提,她原本都打消念头了,自然也不追问:“林姐姐送的是什么?” 昨儿黛玉令人把东西送到秋爽斋,她瞧着是一幅画,只是她们都是知礼之人,自然不会打开来看。 探春:“仇十洲的《仙山楼阁图》。” 惜春愣了一下,旋即又觉得,这礼倒极合适:“林姐姐真舍得。不过想想林姐姐素来不爱计较身外物,仇十洲的画虽难得,却也比不得……” 比不得什么,惜春没说,探春也大约猜得到。她管过家,比惜春更清楚,府里早几年就寅吃卯粮了。这大观园建到一半,就没银了,贾琏从林家带来的银子,一半填在这里了。这几年府里还维持着过去的场面,不过是每年都从林家的家资里拿一笔填进来。林家的家资再丰,可也有用尽的时候,更甭提,如今只怕剩的就不多了。她想了节省的法子,可惜最后没能落实。过了明天,宝姐姐就成了宝二嫂子了,到时候,理家自然由宝二嫂子与琏二嫂子去琢磨。 探春便只当没听见惜春的后半句话,说:“今晚月亮好,明天必定是个好天气。迎亲正好!” 惜春笑了一声:“可不,正好合适!” 姐妹二人在桥上又站了一会儿,并未再说话,才结伴同行,到了秋爽斋外,探春本要让侍书送一送惜春,不想惜春不待她开口,就带着彩屏走了。 次日,果然是极好的天气。 虽说亲事定的有些苍促,可宝玉的婚事,说是简办,哪里会真的简办。 前些日子,府里上上下下忙乎了那么久,可不就是要大办一场。 只不过,场面虽热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