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故意,可又说不过他,皎月懊恼的别过头,想闹一闹脾气。这才注意到院中这颗被梨花围绕的树,竟然如此巨大。皎月不由起身走近这颗大树,比划了一下,大概要五六个她才能将树干围起来。
“阿衍,这是什么树,我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树。”不仅大,还高。枝繁叶茂皎月仰头根本看不到树顶。
“是银杏树,据说已有数百年了,所以如此巨大。等到秋日,这满树绿叶会尽数金黄,慢慢掉落。黄叶纷飞,是秋日值得一赏的美景。”周季衍想起幼时,每回银杏叶黄时,阿娘都会同他在树下扔着银杏叶玩闹,那时的阿娘总是笑得十分好看,可后来,她便不爱笑了,望着满院金黄,不过一声叹息。
“那定然也是难得的美景,这院子真的处处是美景,方才那院墙就已经美得让我惊叹至极,不曾想这里面不止墙面,连木廊也是同院墙一样的。”皎月站在银杏树下,终于看清了整个院落的样子。
“这里叫椒兰阁,正是因为所有的墙面包括连廊皆使用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进行粉刷。所以才会呈现这种粉红色,而且以此粉刷墙面还会具有芳香的味道,又因为椒者,多籽。有“多子”的美好之意。”
“原来这就是《西都赋》中所说的椒房!汉时唯有宫中贵主方可居椒殿,难怪如此绚丽大气。那.....兰又有何意?”
“椒与兰。皆芳香之物,更喻美好贤德者。这里的后院曾经种着成片的箬兰,只是后来人去院空,兰花也早已枯萎成泥。”周季衍的声音有些颤抖,他握紧双手,将翻涌的难过竭力平息。低头遮住眉眼隐藏了情绪才缓缓说道“我阿娘闺名就叫若兰.....”
皎月原本被周季衍的话语感染,不由随之伤感。听到他说阿娘的闺名,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是他阿娘的旧居,难怪他进府就来了这里。皎月望着看不清情绪的周季衍,想着睹物思人,阿衍定然是看着这里想念阿娘了。于是提着裙摆走到他身边坐下,望着满院的景色,小声地说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世间一切本就逝不可追,花开一季,人最多不过百岁。虽然这里曾经人去院空,兰花成泥。可是还有这椒墙梨花和盛大的银杏,会一直记得并守护着这里发生的所有故事与情意。即便这里的一切终将烟消云散,可情,有过即为真,不忘便永存。”
周季衍听出来皎月话中的安慰之意,同时惊叹于皎月这般年纪竟有这般感悟。若他阿娘当初亦懂得:情字,有过即为真,不忘便永存。或许也就不会那般执着,以致于郁郁寡欢,最后忧思成疾。周季衍转头,小姑娘望着前方,眉眼温柔,阳光折射在她的眼中,墨孔似琉璃,散发着特别的光芒,睫长似羽,捕捉着绵长的春风,嘴角始终流淌着淡淡的笑意。初见她时的模样还历历在目,此刻的她似乎已经全然不同了。褪去了些许娇憨,展露出少女的娇柔。
不爱胡闹,反倒越发善解人意。只是灵动烂漫的笑容未变,爱哭的脾性也一直未改。想到这里周季衍不由扶额自嘲,自己怎么还生出一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谓叹来了。
“我以后......可以时常进来这里吗?”小姑娘带了点点恳求,期待地看着周季衍。
“我准你住在这里,好不好?”周季衍不假思索。
“真的?”皎月有些忐忑,这毕竟是他阿娘的旧居。“这可是你阿娘的旧居,我不敢亵渎。只是觉得景色迷人,想偶尔过来欣赏罢了。”生怕周季衍误会,皎月连连解释。
“屋舍久不住人,便容易破败,因是阿娘旧居,我才更不希望这里被空置,了无人趣。一年年铺尘荒芜下去。再者这院子布置幽美,又涂以椒墙,自然只有姑娘能住。我府中就你一个小姑娘,不给你住给谁住?”这番解释,连周季衍自己都觉得合情合理,可皎月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