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回京(2 / 3)

喻观澜摸了摸自己的脸,深深叹气。之前还信誓旦旦地说什么无意庙堂不愿入朝堂,如今却要主动跟南阳侯提,她觉得脸有点儿疼。

府中喜气洋洋,再过几日大小姐将要出嫁,蒋氏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空把喻观澜叫去训斥一顿。身为南阳侯嫡女,喻观汐的嫁妆十分客观,足有七十二抬,陪嫁的商铺田庄数不胜数,有一半都是蒋氏自己从嫁妆里拨出来的,二房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公中按着规矩拨了五千两置办嫁妆,南阳侯自己拿了私房补贴,喻修齐这个做祖父的也拿了一千两补贴。碍于礼数,老太太跟二房都得添妆,老太太给的是一对玉镯,二太太给的是一支发簪,而蒋家送来的添妆就是实打实的添妆,而不只是讨个好彩头了。

七十二抬嫁妆,蒋家就出了十抬,寓意十全十美。

蒋家的两个女儿已经出嫁,都是远嫁,不在京都。

三月初九,惠风和畅,阳光明媚,春风送暖,百花盛开,宜嫁娶。喻府嫡出大小姐喻观汐出嫁,与吴大少爷缔结嘉姻,宾客盈门。嫁妆在初七时就送去了吴家,摆满了整整一个院子,嫁妆里包含了一切事物,大到桌椅柜子,小到针线鞋子,甚至连寿材寿衣都备下了,表明新妇在家中十分受宠爱,娘家把一切东西都给准备好了,从嫁过去到死那一天的所有嚼用都是自家的嫁妆。

不靠夫家养着的!

喻观澜天刚蒙蒙亮便被仆妇唤了起来,今日虽不是她出嫁,但却是喻家大喜的日子,所有下人都穿得喜气洋洋,还有丫鬟在头上别了红花儿,青色白色的衣裳是不能穿的,太素净了。

准备的是一套杏黄圆领袍,胸背绣着一朵盎然而立的莲花。莲花白中透粉,旁边有两三莲叶点缀,绣工精美。腰间束着同色的腰带,也纹着莲花,挂了一枚流云百福的白玉环。

“父亲,母亲。”喻观澜立于前堂,内间坐着的便是已经梳妆打扮好的喻观汐了。隔扇大开着,里面几个姑娘笑闹着聚在一起,蒋氏的眼眶有些微红。

喻观汐身穿大红织金嫁衣,上面绣着双喜字、凤凰、并蒂莲等纹样,头上戴着繁复的点翠凤冠。

南阳侯微一点头:“你来了。吉时快到了,待你姐姐拜别了父母,你就把她背上花轿去。”

“是。”

吉时已至,喻观汐被人抬着出了房门,跪在早已准备好的蒲团上,轻而缓地行一拜三叩首礼。南阳侯板着脸,眼中却有泪光闪烁,他说了些文绉绉的告诫的话语,蒋氏捏着手帕,声音有些哽咽:“去了吴家,要好好孝敬舅姑,侍奉夫君,不可、不可拈酸吃醋,今早诞下子嗣。”蒋氏顿了顿,用帕子摁着眼角道,“喻家永远在这里,切莫失了底气。若受了委屈,就回来告诉爹娘。你弟弟还在这儿呢!”

喻观汐已然泣不成声,颤颤巍巍地说了句:“儿谨遵父母教诲。父亲母亲千万保重身子。”

旁边的妈妈低声提醒道:“吉时到了。姑爷已经在门口候着了。”

蒋氏给喻观汐盖上了绣着鸾凤和鸣的盖头,喻观澜上前去弯腰把长姐背了起来,慢慢往正门口走去。蒋氏紧紧盯着大门口的方向,拭着泪。

喻观澜跟这个姐姐并不多么熟悉。二人差的年岁不算多,起初二人很生疏,后来渐渐熟悉也依旧十分生疏。碍于男女有别,她与喻观汐长大后就甚少私底下见面。背上的新娘子比喻观澜想象中的要重一些,喻观澜觉得是因为那一身穿戴。

光是凤冠就得有三两斤重了。

一路寂静。

快到门口时,喻观澜才低声说道:“父亲母亲会给你撑腰。你去了吴家……自己保重罢。”

喻观汐默然了一会儿,才很低很低地问:“你恨不恨爹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