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摇摇头,她说:“楼内还有事情需要准备,这次便不同你去了,下次有空了再去吧。”
完颜宏见她兴致不高,并未勉强,又说,“那我遣人去买点过来好了,你还要准备什么,我能帮上忙吗?”
小茶哪会让他办事,只安顿好他在包房坐下,便跟又仔细地检查小食和饮子的送货情况去了。
正值新年刚过,小茶特意在城里的李记定了糖亭儿来楼里,她在城里找了好久,这才找到一家她觉得手艺还不错的甜品铺,特意勾画了亭台楼阁的形状给师傅,然后再做好送来。
李记送来的糖亭儿果然不错,用面团和饴糖依着亭台楼宇的样子,朱红色的柱子,金色的琉璃瓦,白玉色的雕栏,连梁上的动物都栩栩如生,几乎与汴京的恒德糕点坊卖的无差。
用这样的一份甜品招待贵客,那的确十分有档次。小茶还找来了几株梅花枝,用着色的面团固定在罐子里,周遭摆放上糕点和瓜果,别有雅意。
她仔细确认好后,又去看了看紫毫。此出大戏紫毫是领舞,自是不能有半分马虎。虽说在年前她们已经排练多时,但到了首演的时候,第一次担当重任的紫毫说不紧张肯定是骗人的。
只是小茶并没有对紫毫说放宽心这类的话,因为她知道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她只是默默的帮紫毫整理了下衣裙便回到了包房。
完颜宏这会儿已经遣人从汤饼铺打包回来了新鲜的汤饼,他见小茶过来,将筷子递给她道:“你忙了一早上,快来吃点汤饼,我打包了很多份,够阁内所有人吃了,你不用操心。”
小茶感激地看了他一眼,没再客气,便接过筷子,尝了口汤饼,这与汴京还有成都府的味道都不同,更多的是面食本身的鲜味,而不如中原地区会在汤饼中放的各种调味料,虽说更有味觉的刺激感,但是却少了一些面食本该有的味道。
没等她吃完,就见有官兵从一楼进来,看来是总兵大人和关东王快要到了。小茶刚想放下碗筷,但完颜宏拦着她道:“别急,你先吃完,我下去看看。”
说罢,他便起身下楼去。
小茶从窗前看到完颜宏走下去指挥着那些官兵先在门外排好,并没有让他们全部进来。可以看出官兵们对完颜宏很敬重,甚是听从他的调遣。
远远的能看到有一对人马在打马前来,周遭的小商贩都纷纷避让。看来是总兵大人们来了。金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像总兵大人这类驻守一方的大将,出门必定是骑马,而不会选择坐车。
近了,小茶看见为首二人,一人稍稍纵马在前,身形魁梧,穿着黑袍军服,显得很是气派,想必是关东王。而另一人,虽身着铁青色铠甲,却有一股儒将之风,纵使在马背上,也让人感受不到太多的压迫感,看着眉眼与完颜宏有些相似,定是总兵大人。
她从楼上下去,两位大人正好进门,还没等小茶说话,完颜宏就上前扶住了他的父亲,然后才转向楼内。
他收敛起平日里的随意,正色对关东王和总兵大人介绍道:“这位便是桃花阁的老板,于小茶姑娘,瀛洲人。”
关东王点了点头,并不是十分在意,总兵大人却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小茶,未几,他慢悠悠的开口:“小茶姑娘看着年岁尚小,却能将这偌大的戏楼经营得有声有色,本事却是不小。”
小茶坦然的回答:“我们家世代在瀛洲经商,故而跟着家人学了不少门路。”
总兵大人的眼神若有所思的直视小茶,让她想到了自己的祖父审视学生时的表情,看来总兵大人并非武夫,而是胸有城府之人。这样的人,她还是有多远躲多远,虽是这么想,她还是很平静地接受了总兵大人的目光审查。
好在总兵大人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