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教育局举杯相庆的事。
陈董事长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培养出他理想中的品学兼优学子,必须要煞费苦心,做到事无巨细地管理校内一切事物,包括活动比赛、规章制度,放假补课等。
学生每天上学必须穿校服佩戴学生证,不允许私改校裤,女生不披肩散发,男生头发不盖耳,不遮眉,上课不允许迟到,校门口和内宿区都有保安在监视着。谁违规,也很简单,拉到操场军训一个小时,学学怎么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学校积极网罗人才,每年都派人去隔壁县招生,开出的条件也是不计代价,“中考成绩过600分的学生,来本校一律全免三年学杂费,包括在校的住宿费和伙食费。”
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各方面条件都不足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的高考重本升学率,补课自然是首选策略。公立学校周六日休息,寒假一个月,暑假两个月,顶多就是高三寒假冲刺一下,补几天课。但荣光中学不一样,不管是高三,还是高一高二,通通一视同仁,都要补课,而且是“大补”。每周六都上课,60天的暑假也被压缩得只有10天。最让学生叫苦连天的是,高考期间在校老师都去别校监考了,董事长却还要让高一高二的学生在教室里自习。因此得罪了不少学生,暗地里叫董事长“陈贱人”。
董事长此举并非为了收刮学生钱,只是为了让大家能花多点时间学习,考个好前途。寒暑假的补课费用,一节课只收一块钱,全归补课老师所有。家长觉得划算,老师也很乐意,一举两得。
经过董事长这么些年大刀阔斧的改革,荣光中学成为风海县排名第二的名校,与排名第一的清泉中学仅有一线之差。但哪怕是县内第二,荣光重本学生也不过双手之数。
其实除了教育外,董事长还覆盖有茶业、房地产、旅游业、服务业等。许多地方都打着招牌广告,“荣光”在整个市内也是个响当当的品牌。
风风从三年级开始就在荣光小学读书,初中也进了荣光中学,高中自然也不会变,毕竟在纪律严苛的荣光中学,父母根本不担心他会变坏。
荣光中学离家不算近,正常骑单车要20分钟。风风直到十点左右才懒懒散散地出门,唉!中考后漫长的假期就这样无聊地结束了。
回想起来,并没有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呆在家里看电视、睡觉,偶尔拜访亲戚,跟几个邻居一起去游玩,或者呆在家里自己玩游戏等等,做着一系列的荒废行为。
可不荒废又能做什么呢?
空闲的生活终究到了头。
校园内,炎热的夏季还未褪去,办公室里有老师还在案桌上忙碌着,用常人看不懂的狂草书法,记着一个又一个学生的名字。纸张写完后,将它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里,反复地做着同样的动作。
零零散散的学生进校门,顺着两边的荔枝树,径直走到主教学楼,陈列在地上的几块大木板贴着高一学生的分班名单,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学生名字。
风风被分配到尖子班九班,与之同班的还有老同学谭伟闻,黄振文,楚添荣等等,最让风风开心的是,林成祥也在一个班。不过这也没什么好惊讶的,毕竟成祥的成绩比风风要高一个级别。
可惜!
初三年级第一的河权却没了踪影,估计是报别的中学。
还有些熟悉的名字被零散分配到了其他各个班级,初三(二)班就此“开枝散叶”喽!
再到里面领课本,塞得书包满满,沉甸甸。
有几个同行的学生,跟着父母一块过来,互相并不认识,只是一个点头,一个微笑,礼貌示意一下。
突然从旁听到声音,“喂,好久不见!”,一个男生走过来